9月13日,對于26歲的濟寧小伙陸明來說,是一個“拐點”。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北京朝陽區的一名外賣小哥。在太陽喚醒城市時,他開啟了新的人生。
就在兩天前,他險些因為一張“無犯罪記錄證明”錯失這份工作。“周五收到的入職通知,要求周一入職時交上。如果沒有這份證明,新單位不會錄用我。”陸明說,他并沒有因為一紙證明往返兩地,在接到入職通知的當晚,通過“濟寧公安微警務”一分鐘下載了電子證明。
就在陸明收到入職通知的同時,在9月10日下午,濟寧市公安局將微警務二期升級上線,新增37個服務項目。“微警務”可提供交警、戶政、治安、出入境、許可服務、法制、監管等警種十二大類139項業務的網上辦理、查詢、預約,并于即日起為濟寧籍市民提供服務7x24小時不打烊服務,為和陸明有同樣需求的人提供“隨時辦”。
一分鐘背后
10余個警種的數據奔跑
真正的科技就是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一分鐘,對于陸明而言算不了什么,但就是在他指尖操作的一分鐘里,背后卻是濟寧公安治安、刑警、交警、法制、監管等10余個警種的數據庫在進行業務碰撞和比對。除此之外,陸明一定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濟寧市公安局辦公大樓三樓的“民意主導警務辦公室”,10余名民警正在管理后臺前全神貫注地保障著系統平穩正常運營。
濟寧微警務是全省首批上線的“指尖警務室”,承擔著十二大類139項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業務。大貨車禁區通行證、交通違法處理、無犯罪記錄證明、臨時身份證明、自助挪車……這些以往需要等待處理的業務,在微警務只需要1-3分鐘。
“微警務上的業務辦理,全部實現數據自動擺渡。數據庫之間完成更新交換的過程最慢3分鐘。轉化成用戶體驗,辦理一種業務的時間只需要1-3分鐘。”濟寧市公安局民意主導警務辦公室民警許明峰介紹,微警務強大的功能背后,是更為強大的公安數據作支撐。智慧警務的轉型需要向數據要生產力和戰斗力,濟寧公安以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新技術為關鍵支撐,以服務實戰應用為根本目標,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強化信息資源梳理整合,已成為信息化推進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賦能一線實戰,在濟寧公安已成為現實。
濟寧微警務數據顯示,目前每天登陸2-3萬頻次。自2020年推廣以來,已辦理了90多萬筆“指尖警務”。
“簡”出高效
濟寧公安這樣“答卷”
實際上,濟寧公安微警務2.0版本早在6月份已經完成建設。在不影響正常業務的辦理下,經過一個月的內測和兩個月的試運營之后才正式推出。“為了讓老百姓以最快、最便捷的速度辦理完成,我們考慮了無數種可能,處理了多處Bug。目的只有一個,讓老百姓操作起來更容易、更便捷。”許明峰說。
鄒城的老劉是一位物流貨車司機。兩年前,他開車進趟濟寧城,需要提前四五天到濟寧市為民服務中心公安服務窗排隊辦理許可手續。自從使用了微警務,他出發前用手機申請就拿到電子通行證。“在‘大二環’外給執勤民警出示手機就行了,民警掃碼驗證后就放行了。”老劉說。
對于習慣于面對面辦理業務的人來說,難免對隔空辦理產生疑慮。證明是否有效?證件是否真實?管不管用?為此,濟寧微警務率先推行公安電子公章,并在每一份“證明”中生產一枚二維碼,注明“可使用微信掃一掃驗別真偽”,并提醒“為保證信息安全請勿輕易出示此碼”,需求方即可掃碼驗證。“可以說,微警務開具的電子證明更可靠、更防偽,杜絕了人為篡改。”許明峰說。
城市提檔升級,公安率先力行。在濟寧微警務平臺,不僅有與個人相關的“熱門辦事”,還有19項高頻企業事項組成的“企業模塊”,涉及開鎖業信息備案、公章刻制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等,設置企業法人專區模塊,最大限度壓減企業申請材料、時限、環節、跑動次數,讓企業辦事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升級后的微警務,營商環境更優化。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濟寧公安以不斷深化措施回應民生訴求,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釋放惠民利企紅利,“簡”出高效率、“快”出幸福感,兌現著“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承諾。
社會治理互聯網+
濟寧公安探索出“新方案”
老百姓更在意什么,濟寧公安一定知道答案。
讓這座城市的管理更加科學高效,讓警務服務徑直落地于老百姓的需求,這種延伸服務觸角的思考,才應是社會化治理的發展主旋律。
從群眾的需求側出發,濟寧公安開啟服務型部門“刀尖向內”的自我革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豐富完善“非接觸”“不見面”“零跑腿”公安服務新模式。深化警務改革,創新推進智慧警務、合成警務、實戰警務等工作,推行指尖微警務、無人值守智慧警務、網格化布警、警保聯控等系列惠及民生的措施。在服務民生方面,濟寧公安主動收集民意,在意見中倡導共建,在行動中向“高配城市”看齊。
在大事中做小事,善治城者先治末梢。濟寧公安依托于互聯網+,為城市生活打造數字化界面的濟寧“城市大腦”,從微警務著手,讓這座城市的管理更加科學高效。
小事不小辦 小案不小看。公安姓黨,民警為民,濟寧公安發揮信任優勢,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以“楓橋經驗”護航城市高質量發展。服務于當下,著眼于長遠,在社會治理如何社會化的道路上,濟寧公安探索出“新方案”。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