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部門開展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

2021-09-16 14:16:00 來源:陽泉日報

民警查處三輪車違法行為。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關于開展深化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攻堅行動10項重點任務部署要求,我市交警部門緊密結合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特點,以農村地區防事故保安全為核心,堅持“源頭+路面+宣傳”同步發力,狠抓10項重點任務措施落實落地。交警各大隊排查治理一批農村公路的人、車、路等源頭隱患,嚴厲打擊一批違法超員、違法載人等易肇事肇禍的交通違法行為,精心開展一系列貼近農村群眾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規范通行秩序,預防減少交通事故,努力實現“兩降兩不”目標。

主動摸排

消除事故隱患降風險

交警各大隊積極組織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題調研,梳理轄區目前鄉鎮、行政村、警保合作勸導站數量,進一步摸清農用車數量,準確把握農村地區交通出行特點。民警分析當前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特別是交通安全責任、人車路源頭隱患治理、務農務工人員出行、客運服務供給、“兩站兩員”實體化運行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建議,并向黨委政府進行報告。

9月6日,按照上級部門統一安排部署,交警三大隊走進轄區蔭營鎮政府就農村交通安全“固本強基”工作進一步推進。大隊民警張小龍就近期黑龍江、安徽兩地連續發生的兩起重大交通事故進行了通報,同時傳達了“固本強基”工作具體要求:各行政村村委會要設立農用車專管員,實行機動車和駕駛人戶籍化管理,切實掌握本村農用車等各類車輛和駕駛人底數;鄉鎮人民政府要與轄區每個行政村村委會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村委會要與每個農用車車主簽訂《拒絕農用車違法載人承諾書》;每個行政村(社區)要建立農用車基礎臺賬,切實做到底清數明。

針對夜間國省道路、縣鄉道路、農村道路照明條件不足,車輛沒有尾燈極有可能引發追尾事故的實際情況,交警一大隊為轄區農用車輛免費粘貼印有“嚴禁載人,保持車距”的反光貼,從而消除農用車夜間行駛盲點,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大隊以國省道路、縣鄉道路、流量較大的農村公路為重點,在轄區農用車輛出行頻繁的地段設立執勤點,為農用車輛發放、粘貼反光標識,并告知駕駛人上路行駛時要粘貼反光標識、佩戴安全頭盔。截至目前,大隊共計發放反光標識200余條,進一步保障秋收季節轄區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各大隊按照農村地區公路隱患突出路段交通安全提升行動安排,參考《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防治手冊》,深入排查治理農村公路平交路口、路側險要路段、穿村過鎮路段安全隱患,排查清理“馬路市場”“占道擺攤”,及時將排查發現的問題報告黨委政府、通報相關部門,推動落實整改。

各大隊深入推進重點車輛和駕駛人隱患清理,夯實源頭監管,集中力量排查整改轄區內逾期未年檢、逾期未報廢、違法未處理的農村車輛。對擅自加座、改裝等嚴重影響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的,一律禁止其上路行駛。大隊根據省廳交管局和支隊通報的隱患數據清單,按中隊分解任務,逐車排查;加大力度緝查、清理上路行駛的重點隱患車輛;進一步提高“兩客一危一貨”、“營轉非”大客車、校車等重點車輛檢驗率、報廢率、違法處理率以及重點車輛駕駛人審驗率、換證率、學習率。特別加大對面包車的源頭隱患清理力度,強化督促提醒,努力實現面包車檢驗率、報廢率均超過90%,違法處理率超過98%。同時,加強縣級車管所駕駛人考試管理。

為三輪車噴涂“嚴禁載人”字樣。

強化整治

嚴查違法行為管秩序

公安交警部門根據農村地區車流量變化,結合當前開展的各項專項整治行動,科學調整勤務方式,合理部署警力,最大限度地將警力下沉到一線,不斷加大農村道路的巡邏管控力度,深入開展農村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治理。

各大隊結合秋季秋收、冬季運輸等不同階段農村地區交通出行特征,認真分析交通事故規律特點和易肇事肇禍的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列出農用車事故及交通違法行為易發多發路段清單,并組織開展針對性治理。9月5日,交警四大隊結合轄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特點,組織民警大力開展農村公路違法超員和違法載人專項治理工作,全力防范農村地區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行動中,大隊民警在轄區農村公路、縣鄉道路檢查農村面包車、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等重點車輛,嚴查違法超員、違法載人、酒駕醉駕、無牌無證、人貨混裝、摩托車駕乘人員不戴安全頭盔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真正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消除交通違法行為帶來的事故隱患,確保整治行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同時,執勤民警堅持依法查處與勸導提示相結合,向駕駛人和乘客講解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性,提升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守法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

在整治交通違法行為的過程中,交警部門充分發揮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科技手段作用,對“黑客運”、“黑校車”、農村面包車超員、無牌無證車輛上道路行駛、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及佩戴頭盔、超速行駛等涉及農村交通安全隱患的重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智能化采集分析,確保及時發現、及時干預、及時預防,為落地核查、上門查緝的工作機制提供科技支撐保障。

向過往車輛駕駛人發放宣傳資料。

強化宣傳

積極教育勸導促安全

公安交警部門結合“美麗鄉村行”“一盔一帶”等主題宣傳活動,組織警力聯合農村勸導員在主干道、集市等人員密集的地方,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勸導活動,向群眾詳細講解騎摩托車電動車不戴頭盔、駕駛機動車不系安全帶、酒駕醉駕、無牌無證、農用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的關系以及給家庭、社會帶來的危害后果,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各類交通違法行為。

各大隊積極推進農村交通安全宣傳陣地規范化建設,切實開展農村交通安全“六見”行動:見村有醒目宣傳警示;見村支兩委和鄉鎮主要領導干部有承諾保證;見農用車駕駛人教育警示培訓;見摸底排查基礎臺賬;見農村勸導員管理“兩站兩員”;見民警分片包村措施落實到位。加強農村地區“一欄一標語”交通安全宣傳陣地建設,廣泛張貼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海報,組織有關部門在大型農場、農貿市場、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等重點場所醒目位置刷寫標語宣傳牌。在勸導站墻體或農村文化廣場等設置固定交通安全宣傳欄(櫥窗),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農村交通安全常識。迅速開展農村“大喇叭”建設,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集約聯動語音播放。

大隊將轄區發生的違法超員、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典型交通違法行為及事故案例制作成圖文、視頻資料,通過新聞媒體、手機短信、交警新媒體、“大喇叭”播報及印制宣傳材料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廣泛傳播,講危害、講后果、講責任,以案說法,做到“處罰一個人、教育一個村、影響一個鄉(鎮)”和“一人出事故、萬人受警示”,進一步提升警示震懾效果,營造人人自覺抵制交通違法行為的良好氛圍。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整治+宣傳”,年底前,農村地區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安全頭盔佩戴率要達到50%,摩托車騎乘人員安全頭盔佩戴率要達到80%,汽車駕乘人員安全帶使用率要達到70%。(劉志娟 李富才 圖片由交警支隊提供)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