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最關鍵的時刻?高盛認為,未來6個月極為重要!

2021-06-10 17:34:00 來源:華爾街見聞

“理想汽車在未來五年內,銷量可能呈現爆發式增長,有望創出中國汽車產業新的銷售增速記錄。”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門分析師Fei Fang團隊在最新發布的一份關于理想汽車的重磅報告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2021版理想ONE車型對于理想汽車來說是個里程碑,其意義將超越2019年冬季發布的ONE版本,高盛團隊給的理由并非是因為這款車在性能上的改善,而主要是因其發布時機在當下新能源車激烈的競爭性變革中非常重要。


       在需求端,中國等全球重要市場的購買需求出現了放慢的苗頭;而在供給端,各大廠商激戰正酣,一個個的拼命加速生產。消費者們可能已經形成了一種對于品牌的偏好——這一點正是歐洲豪華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常年暢銷的重要原因。


  而理想ONE最新版本的發布,恰恰有助于在消費者心理層面加強品牌偏好。高盛認為,未來五年新能源車的市場規模將猛增4倍。其中,理想汽車的市場份額將顯著擴大。

  有鑒于此,高盛上調了對于理想汽車的年度銷售預期,認為銷量可能會從去年的3.3萬輛增長到2025年的58萬輛,此前的預估為54.5萬輛。

  最新的預期意味著理想的銷量可能在五年間增長1658%——那將是一個可以計入中國汽車工業史的驚人數字。

 

 

 

  這支團隊還樂觀地認為,接下來的6個月,理想汽車有望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銷售的顯著提升:

A、車用半導體供應;

B、大宗商品投入成本,主要是指銅、鋁、鐵、鈷、鋰等生產汽車必備的金屬;

C、銷售網絡;

D、競爭力;

E、季節性因素;

F、混合動力以及新能源積分。

高盛宣布維持理想汽車的“買入”評級,對該公司2021至2023年的凈利潤預期分別從2.62億元、18億元、38億元提高至3.27億元、19億元、40億元,對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從60美元調升至62美元。

 

  分項分析

  車用半導體供應

  各大芯片廠家都在想方設法增加產品供應。相信當前這輪芯片短缺只是個短期問題,不會成為影響新能源車生產的長期阻礙。

  大宗商品投入成本

  目前這波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確實對于新能源車的生產成本有影響。好在,近期包括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特別是鋼鐵和鋁,這減輕了生產商的成本壓力。

  銷售網絡

  理想汽車5月份的銷量環比減少了22%,主要是因為在5月25日發布的理想ONE最新車型要從6月才開始交付。截至5月底,該品牌在57個城市擁有83家門店,年底可能向著200家邁進。

  高盛認為,這將有助于理想汽車的銷量增加,可能會從當前每月5000輛增加至10000輛。

  競爭力

  從5月的銷量同比增速看,理想汽車雖然不是第一,但也靠前,實現了101%的同比增幅,僅次于小鵬汽車(496%),高于蔚來汽車(95%)。特斯拉當月的銷售情況暫不清楚。

  從絕對銷量值來看,理想汽車的銷售排在最后,只賣出4323輛,不及蔚來汽車(6711輛)、小鵬汽車(5686輛)。特斯拉數據暫時沒有,不過4月份賣了11671輛。

  季節性因素

  從歷史經驗來說,汽車行業有淡旺季之分。通常,一季度和二季度銷量疲軟,三季度、四季度是銷售旺季,春節前夕一般會達到全年峰值。

  理想汽車很有可能也會遵循這一行業特征。

  混合動力以及新能源積分

  對于新能源汽車廠商來說,信用積分尤其是積分大幅漲價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新華社曾報道,新能源車的信用積分單位價格已經從去年的1000元到1500元區間,漲到了今年的2270元-2520元區間。

  據工信部數據,理想汽車的信用積分截止到去年底為71776分。

  高盛測算,按照每輛車1.6分、每分2400元來計算,2021年、2022年、2023年平均每部新能源車銷售帶來的信用積分收入將分別為2.61億元、4.8億元、8.26億元。

  該團隊認為,信用積分將有利于理想汽車增加收入。

與此同時,高盛認為混合動力系統在市場定位方面的清晰性現在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比亞迪的混合動力車就表現出了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歐洲市場上今年賣得最火爆的就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市場滲透率達到8.3%,高于純電動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