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題:著力破解難題 助力交通強國建設——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現場的聲音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9日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關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
如何加速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如何進一步深化?……專題詢問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問切中要害,國務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誠回應。
綠色為交通運輸發展賦能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
交通運輸行業是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領域。據測算,2019年,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總量約11億噸,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10%,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如何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的相關工作?如何加速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歐陽昌瓊委員連發兩問。
“近年來,交通行業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大力調整運輸結構,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等,取得了積極成效。”談到成效的同時,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更是直面問題,坦言目前還存在著不足,“做好節能、減排、降污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這是全行業上下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也是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的一場大考。”
李小鵬表示,下一步將抓住“十四五”這個關鍵期和窗口期,系統謀劃交通運輸領域深度減排戰略。具體而言,調整用能結構,推廣低碳交通裝備;調整運輸結構,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公共出行,形成綠色的生活方式;加強和改進服務,提供更多節能、環保、低碳的交通運輸服務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補充道,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推進實施重點領域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是重點領域碳達峰行動之一,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正在制定具體行動方案,明確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政策舉措。
讓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可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持續強化運輸保障、全力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呂薇委員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強,存在國際貨運航線中轉場所少、運輸網絡覆蓋有限等問題。“如何進一步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她問道。
“國際物流供應鏈是我們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接下來的工作,李小鵬總結出“四個導向”,即需求導向,繼續做好國際物流保障的協調工作;問題導向,全力提升國際貨運能力;目標導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服務導向,加快推進支撐保障系統建設。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介紹,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單位已經推動出臺暢通國際物流的政策措施,對緩解國際物流壓力、穩外貿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商務部將在國際物流保障協調工作機制下,積極配合交通運輸部,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推動商會組織、外貿企業與國際班輪公司建立合作機制;支持航運企業通過投資、并購、國際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企業;在多雙邊場合推動加強國際物流領域的廣泛合作。
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
收費公路政策有效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積極性,為推動我國公路交通實現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519.8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萬公里。
蔡玲委員詢問,部分收費公路的收費年限將到期,有關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從而既讓群眾滿意,也能保證公路可持續發展。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交通運輸部牽頭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已經成立工作專班,推動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相關工作。財政部將與有關部門加強配合,對改革所涉及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做好深入研究,積極穩妥推動改革。
李小鵬說,下一步將按照“控規模、調結構、防風險、降成本、強監管、優服務”的總體思路,來探索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重點是推動修訂完善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如何深化改革?李小鵬表示,首先要完善總體設計,我國的公路體系仍要堅持以普通公路為主的非收費公路體系和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體系兩個體系共同發展。其中,非收費公路體系占97%左右,收費公路體系僅占3%左右。收費的高速公路主要是向公眾提供可供選擇的高效率、高水平服務。
其次,健全監管機制,要完善收費公路價格形成和收費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收費公路到期以后,要到期結算、信息公開、接受監督。
第三,完善長效機制,要深化研究規劃管理、建設管理、投融資管理、養護管理等一系列的長效機制,使得收費公路能夠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