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列西成高鐵動車組列車飛速駛過西安市鄠邑區跨環山公路特大橋。 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核心提示
■ 截至目前,陜西建成高鐵線路6條,群眾出行線路基本覆蓋全國81%的主要城市,西安北站日均發送旅客最高達19.6萬人次
■ 上半年,隨著西延高鐵銅川至延安段、西康高鐵相繼開工,陜西高速鐵路建設進入攻堅期。若西十高鐵如期開工,到“十四五”末,陜西“米”字形高鐵骨架網雛形將基本建成
■ 西延、西十、西渝、延榆鄂高鐵建成后,陜西將實現省內市市通高鐵。省會城市西安將形成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網絡為核心的一體化交通運輸網和輻射全國重點城市的“米”字形綜合運輸大通道,實現西安都市圈1至2小時通勤、全國主要大中城市5至7小時覆蓋的交通出行圈
10月11日6時19分,鄭(州)西(安)高鐵最早一趟列車準時從西安北站駛出,約2個小時后到達500多公里外的鄭州站?!拔医裉烊ム嵵莩霾睿挛缦掳嗲斑€要趕回單位,所以選了最早一趟車出發。”張偉是西安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從一入職就被分配跑河南的業務。他說:“我對這條高鐵線路感情很深,它見證了我從果品銷售行業的職場菜鳥成長為業務骨干?!?/span>
與張偉“相伴”6年的鄭西高鐵,不僅對他有著特殊意義,對陜西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1年前的2010年2月,鄭西高鐵開通運營,陜西從此邁入高鐵時代。截至目前,陜西建成高鐵線路6條,群眾出行線路基本覆蓋全國81%的主要城市,西安北站日均發送旅客最高達19.6萬人次。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開局之年。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加快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節點突破,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貨物運輸更加高效,與此同時,城市格局、人口布局和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藍圖”變成“通途” “米”字畫出新格局
金秋十月,正是收獲的季節。10月9日,“米”字形縱向通道的重要一段西延高鐵銅川至延安段重難點工程宜君隧道內,機械轟鳴,施工人員正在有序施工。5個多月前,西延高鐵銅川至延安段正式開工,革命老區群眾距離實現“高鐵夢”又近了一步。
上半年,隨著西延高鐵銅川至延安段、西康高鐵相繼開工,我省高速鐵路建設進入攻堅期。進入 “十四五”,陜西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加速完善“米”字形高鐵骨架網?!啊住中握f明一個城市四通八達,其交通通達性好,其經濟樞紐的地位更加明確?!敝袊F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統計部主任寧和平說。
放眼全國,西安、鄭州、武漢、成都、重慶等國內多個城市都提出“米”字形高鐵網絡建設規劃。陜西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骨架網規劃圖形成于2016年。這一年,國家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其中規劃的“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中陸橋通道、包(銀)海通道、京昆通道等途經陜西,并在西安交匯,陜西以此為“底本”,繪制建設“米”字形高鐵骨架網藍圖。
時至今日,陜西的大“米”建設進展如何?
“目前,‘米’字的一點——銀西高鐵、兩撇——大西高鐵和西成高鐵以及一橫——鄭西、西寶、寶蘭高鐵都已開通運營。‘米’字的一豎——西延高鐵銅川至延安段和西康高鐵也已經開工,‘米’字的一捺——西(安)十(堰)高鐵計劃年內開工?!?月29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統計部基建規劃科科長楊佐華指著辦公室墻上的規劃圖向記者介紹,“如果西十高鐵能如期開工,那到‘十四五’末,陜西‘米’字形高鐵骨架網雛形就基本建成了?!?/span>
據楊佐華介紹,西延、西十、西渝、延榆鄂高鐵建成后,陜西將實現省內市市通高鐵。省會城市西安將形成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網絡為核心的一體化交通運輸網和輻射全國重點城市的“米”字形綜合運輸大通道,實現西安都市圈1至2小時通勤、全國主要大中城市5至7小時覆蓋的交通出行圈。
打破壁壘集聚資源 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高鐵推動形成的城際交通圈、市域通勤圈環環相扣,不僅拉近了城市、區域之間的時空距離,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產和生活。
提起寶雞,很多人會說,這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從隴海鐵路和寶成鐵路交匯處的一個城市,發展到如今的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寶雞的發展與鐵路密不可分。
“十年前,這里都是菜地、農家小院。你看現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寶雞高新區馬營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鄭緒全說。2010年,寶雞市委、市政府著手在馬營鎮打造高鐵新城片區,這是寶雞市實施東擴南移戰略、打造新增長極的重要抓手,也是寶雞市全力打造的新交通樞紐、商業和文化中心。
2013年12月,寶雞南站在高鐵新城建成投用。如今,寶雞南站已成為寶雞市新的交通樞紐中心,日均發送旅客1.2萬人次。不斷延伸的路網,加速了資源、產業和人力要素流動,為寶雞高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7年間,寶雞高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63%,工業生產總值增長約57%。曾經只有3萬人的馬營鎮,如今變了大模樣:常住人口約13.5萬,小微企業250多家,2020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達90多億元。
高鐵網,不僅是一條條貫通交通的大通道,更是一條條未來經濟發展的脈絡,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新活力。
“西康高鐵將推動安康更快更好地融入西安經濟圈,有利于安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生態環境保護?!痹谖骺蹈哞F開工現場,安康市委書記趙俊民如是說。據悉,作為“米”字形高鐵骨架網南北主干道組成部分,西康高鐵以及西延、延榆高鐵建成后,我省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將實現貫通。屆時,乘坐高鐵,從陜西的最南端安康出發至最北端榆林,最快只需3個多小時,可以早看七彩秦嶺、午嘗關中八怪、晚聽陜北民歌。
高鐵,打破了城市之間的往來壁壘,讓城市與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密切,產業、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開始顯現。“去年底銀西高鐵開通,為兩地之間的開放合作提供了極大便利?!标兾鲗幭纳虝L丁振師說,“今年我們商會的會員增加了20多個,大部分都是從寧夏來西安發展的會員?!?/span>
完善綜合交通網絡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讓丁振師感到特別高興的是,新增加的會員中有些來自自己的老家。“我的老家鹽池縣是寧夏最窮的地方。以前從西安到鹽池,需要轉乘,得花費十多個小時?,F在只要兩個多小時就可以直達?!倍≌駧煾嬖V記者。銀西高鐵建設中,他傾力幫助設計、施工單位和當地政府、居民協調,推進工程建設,就是想讓“小康夢”搭乘高鐵,照進家鄉群眾的生活中。
高鐵通達為沿線地區發展帶來新契機,助力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據省交通運輸廳總規劃師姬建鋒介紹,今年2月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統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未來交通運輸發展,依托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極和中原地區、關中平原等8個組群,以及呼包鄂榆等9個組團,加快構建“6軸、7廊、8通道”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其中,京津冀—成渝主軸和京藏、大陸橋、西部陸海3條走廊及福銀通道等5個主骨架經過陜西,西安被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鐵路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和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
陜西日趨完善的“米”字形高鐵網,在加速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同時,也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作為陜西打造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抓手,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截至目前,長安號開行國際班列線路15條,輻射歐亞19個國家,西安成為全國開行中歐班列線路最多的城市,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份的貨源在西安集散分撥,發送省外貨物占比超過70%,進口貨物中的70%以上由西安分撥至全國,輻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貨源地。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用好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加快完善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圍繞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等,重點支撐西安國際性和寶雞、榆林、安康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加快構建高品質綜合交通網,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笔〗煌ㄟ\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夏曉中說。
原標題:《陜西高鐵網:“米”字形即將成型》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