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的社會公益性事業,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運行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我縣公交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賦能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給市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欣喜變化。
以數字化驅動公共出行智慧化,是我縣努力優化公共交通品質、打通共同富裕脈絡的一個縮影。在公交信息化建設中,縣交通集團汽運公司從2014年開始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打造智慧交通平臺,為城鄉居民提供多元化、高品質的綜合出行信息服務。2017年浦江“云公交APP”上線,市民通過手機便能享受實時公交查詢、站點查詢、附近公交站點信息快查等服務,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實時了解公交運行信息,合理計劃出行時間。與此同時,我縣積極推進智能公交廊點、立桿式智能電子站牌建設。目前,全縣48個公交智能電子站內設有實時公交到站路線圖、夜間照明等設施,為乘客打造溫馨的候車環境。
“現在坐公交車很方便,公交站臺雨天可以擋雨,晴天可以遮陽,還能知道公交到站情況。”市民趙阿姨開心地說。
數字賦能美好生活。為了讓老百姓的公交出行、支付更加便捷,浦江與杭州同步推出公交移動支付,成為全國首個城市、農村全覆蓋的縣城。目前,我縣所有公交線路已全部覆蓋移動支付,無論是浦江本地市民還是外地游客乘坐公交,刷手機支付寶或銀聯卡均可完成付費。
每天乘201路公交車上下班的黃女士感受到了公交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以前每天還要帶點零錢或者公交卡,現在好了,帶只手機就行了。”
為深入打造智慧安全出行系統,我縣通過智慧交通系統平臺,實行區間智能限速,特別是全縣農村高邊坡、臨水臨崖、窄橋窄路、事故易發、過村穿校等95個特殊路段實行全路段分區限速,使公交運行更加安全。公交車小碰小擦的事故減少90%。
2018年1月,縣汽運公司率先在全省啟用主動防御系統,這套系統安裝在長途客車和旅游包車上,集合防疲勞、防偏離、防碰撞、糾陋習等功能。“它不僅能對駕駛員的駕駛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還能對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進行分級別預警。”在縣汽運公司智慧公交管理中心,公司運安處科長陳媛媛對剛剛偏離正常行駛軌道發出自動預警的杭州班線駕駛員進行了后臺對講警告。“這個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安防模式,它上線后,改變了傳統的人盯車的落后管理模式,從人防、物防到技防,有效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大大減少了駕駛員違紀違規次數。”
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和重大集成創新。我縣通過點上優化布局、線上支付升級、面上管理創新等舉措,實現城市、鄉鎮、農村公交一體化,打造“全域公交網、數字公交網、舒適公交網”,使數字化更好地服務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真正做到實用、好用、管用。目前,我縣公交移動支付、智能視頻監控、分段限速、人臉抓拍等數字化應用均走在全省前列。
“我們從2017年開始上線智慧公交平臺后,以數字賦能做到讓科技應用生活,讓智慧提升安全。下一步,我們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升級數字化平臺,即將上線乘車人臉支付,讓百姓享受更便捷、更安全的乘車環境。”汽運公司總經理樓玉平表示。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