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廈門市湖里區加強城區公共安全管理,推行110非警務平臺與數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臺——湖里區“城市大腦”聯動運作,大力推動公共安全管理提質增效,共筑城區公共安全防護網。
機制改革創新,分流非警務警情
2019年12月,湖里區成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推行公共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對公安110非警務警情進行分流處理,將區公共安全平臺集成至湖里區“城市大腦”,形成“數據共享、上下貫通、部門聯動、智能預警、分析研判”為一體的管理體系。
改革后的公共安全管理體系,減輕公安110接警負荷量,提高公共安全非警務事件的處理能力與效率,為轄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打牢基礎。2020年以來,湖里區公共安全平臺受理110非警務警情1萬余件,案件處置率達100%。
規范化指揮管理 事件處理高效留痕
公共安全平臺實現專業化受理、扁平化指揮,事件處置快速有效。制定《公共安全管理平臺運行規定》,對指令派發流程和辦理時限等作出明確規定,如風險等級最高的一級指令需在10分鐘內簽收派發,30分鐘內辦結反饋;依托湖里區“城市大腦”,延伸指揮觸角,打通區、街、社、網“四級”指揮體系,制定按級指揮、越級指揮規范,實現指揮調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在處理涉及多部門的緊急事件時,可兵分多路、同步推進。
6月9日,湖里區云頂北路市政服務中心附近道路突發大水,影響公共安全和交通出行。接到公共安全指令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調取事發路段的視頻監控,察看水勢影響范圍;運用四級指揮體系,從原因排查、交通管控、疏通排水、道路清淤等四方面責任分工,分別派件給市水務集團、湖里交警大隊、區市政園林局、禾山街道辦、廈門城容環衛公司等單位,精準指揮,協調推進處理。從發現突發情況到基本控制水勢,僅用了1小時左右。
基于湖里區“城市大腦”協同運作的公共安全平臺還具有“快速、留痕、見效”的特點。上述事件派發過程均有指派時間、受理單位、辦理回復、退件理由、結案反饋等記錄,實現全過程監督,避免出現部門推諉拖延、無法追查等問題。
視頻監控全覆蓋+第三方信息采集 護航城區公共安全
湖里區“城市大腦”實現城區視頻監控全覆蓋,成為守護城區公共安全的有力武器。在湖里區“城市大腦”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湖里區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區周邊、城中村等路段的實時視頻監控畫面,3000多個與公安部門“雪亮工程”聯網的監控攝像、高空探頭,給城區裝上了一雙雙“眼睛”,全天候監控城區環境,及時發現樹木倒伏、井蓋缺失、交通違法、涵洞積水等安全問題。同時,為有效開展疫情防控,湖里區將轄區內137個核酸檢測點的460余路監控攝像接入湖里區“城市大腦”。今年9月,通過監控和第三方信息采集員視頻連線,逐個檢查核酸檢測點秩序、交通卡口秩序維護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遠程指揮效能得到強有力保障。
第三方信息采集對公共安全風險預防起到積極輔助作用。湖里區聘請的專業第三方信息采集公司日常對轄區內防澇、防火、防爆、防山體滑坡等七類應急管理事件進行采集,做到安全管理事件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8月初,臺風“盧碧”給廈門帶來強降雨,第三方信息采集運用采集車和人員,對主次干道交通、道路積水、樹木倒伏等情況進行巡查,同時加強夜間風險隱患排查。采集員通過智信APP與湖里區“城市大腦”連線報告。8月4日至8月7日,第三方信息采集共發現路面積水、樹木倒伏等問題80余件,均第一時間迅速得到處置。
責編:徐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