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率先在全國開展岸電推廣工作。
當前,通過全方位低碳轉型實現“綠色經濟發展”日益成為廣泛共識。近年來,在國家全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深圳大力推進“綠色交通”發展,以“綠色港航”“綠色物流”等為抓手,推動大交通行業實現節能減排,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普及、海上LNG加注中心建設……迅速形成一批新“發力點”,推動“綠色交通”率全國之先“大踏步”創新發展。
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全球第一
日前,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聯合通報,命名深圳等16個城市為全國首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自2018年6月被列入首批創建城市以來,深圳以完善城市配送基礎設施、推廣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推動新技術應用發展智慧物流為重點,加快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建設,形成打造綠色高效現代物流系統的“深圳經驗”。
“為了打造交通強國示范城市綠色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促進深圳市新能源物流車推廣應用,我們超前謀劃,于2018年印發《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連續給予3年的運營資助,成為全國第一個出臺新能源物流車運營補貼的城市,累計發放資金將達3億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為激勵新能源物流車的普及使用,深圳市交通部門還出臺各項鼓勵性措施,如:對新能源輕型貨運配送車輛實施“在給予新能源汽車當日免首次首1小時臨時停車費的基礎上,增加一次不超過1小時的免臨時停車費優惠”政策等。
據了解,深圳新能源物流車普及應用,從2015年規模化推廣至今,全市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已達到9.1萬輛,目前為全球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
新建亞太最大LNG海上加注中心
作為清潔低碳能源,LNG(液化天然氣)被認為是未來能源轉型的主角,大型船舶使用LNG代替傳統重油,可以大大地減少船舶污染排放。近年來,隨著航運業排放法規日益嚴格以及船用LNG技術的進步,全球LNG動力船市場迎來了積極的發展勢頭,對LNG加注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形成了巨大需求。
去年,深圳交通部門率先布局,大力推動深圳海上國際LNG(液化天然氣)加注中心建設項目落地深圳,這標志著國內首個海上國際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戶深圳,鹽田港(5.160, -0.03, -0.58%)成為世界LNG加注中心建設先行者之一。
該項目投運后,根據近期規劃,預計可實現加注規模23萬噸/年,預計可實現每年12億元產值;遠期隨著項目加大LNG加注船的投入,有望實現加注規模200萬噸/年,預計可實現每年100億元產值。
作為國內最大的LNG樞紐港之一,深圳有著充足的氣源供應和完善的服務體系。憑借著領先全球的發展優勢,目前,深圳還承擔著為中國新興“綠色交通”行業制定標準的重任。據了解,目前,深圳正在進行LNG燃料加注兩個國家標準和一個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未來,該標準頒布后,將為LNG燃料加注作業提供規范有效的安全保障。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下一步,深圳港計劃啟動亞太地區最大的LNG海上加注中心建設,為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業務,打造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目前,深圳港已展開LNG加注碼頭改造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在2023年投產。
深圳港岸電使用位居全國港口首位
2015年,全球7家國際航運企業共有66艘集裝箱船舶在深圳市共同簽訂《深圳港綠色公約》,承諾每次靠泊深圳港都使用低硫燃油,深圳港成為國內首個實施集裝箱船舶靠港時自愿轉用低硫燃油的港口。五年多以來,深圳積極制定低硫油有關政策,大力引導船舶使用低硫油,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7000艘次船舶停靠深圳港期間使用低硫油、31374艘次船舶進入排放控制區期間使用硫含量≤0.5%m/m的低硫燃油,其中2723艘次船舶使用硫含量≤0.1%m/m的低硫燃油,減排各類污染物超4萬噸。
作為我國沿海核心港口,深圳港率先在全國開展岸電推廣工作。根據來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021年5月,深圳港共13家航運公司255艘船舶使用岸電,累計1511艘次,接電33194.12小時,用電量3304.34萬度,減排各類污染物約928.43噸,減排二氧化碳21246.65噸。目前深圳港岸電使用已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原標題:《推動大交通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 深圳“加速度”發展現代化“綠色”港航物流》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