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云南重要的交通樞紐,這里,道路縱橫交錯,產業充分融合,信息交互傳播;大理還是旅游重鎮,每年都有無數游客因大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慕名而來......
在大理,交通的順暢與便捷,對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品牌提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2021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在大理召開期間,大理州智慧交通應用在路面管控、特勤保障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得到了“不動聲色,井然有序”的評價。
“新基建”讓大理出行更無憂
大理州智慧城市建設為市民和游客的生活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創新空間,智慧交通正是典型體現。在機場路第一大道十字路口,記者發現在路口和信號燈上安裝了一些新設備。這是由大理州城市物聯網公司負責安裝的毫米波雷達,是大理州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中感知設備的一部分。
據大理州城市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峰介紹,原本在這些路口要做特勤保障,或遇到擁堵情況,都需要人工現場調試老式的信號機,然而,人工的單點配時服務早已不能滿足交通動態變化的管理需求。
通過智慧改造后,有了新的信號機、毫米波雷達以及監控視頻的監測、感應,可以掌握路口車流量情況,還有車輛行駛的速度,這樣就能遠程或者自動化地調整信號燈配時,讓交通管理更具針對性、時效性、便捷性。
如今,當你駕駛著車輛行駛在已部署智慧交通的交通網絡中,不用擔心車輛較少的道路上,紅燈會持續閃耀,造成無效等待。隨著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逐步推進,部署范圍逐步擴大,未來,你將不用擔心因為別人的無故變道造成經濟損失,交警會誤判;不用擔心因為不明晰節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狀況,而沒有提前避免擁堵……
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和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大理州中心城區部分路口、路段交通擁堵現象日趨明顯。為適應大理州發展新形勢,改善道路交通環境,進一步提升道路和分類產業管理水平。今年9月,大理州啟動了“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的智能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共分為三期建設,一期項目以COP15特勤保障線路、大理市城區主要道路和楚大高速為主,打造城市感知大數據的有效治理;二期項目對大理市城市道路城市綜合管網融合能力整合,打造全市物聯網共網能力;三期項目以大理市為示范,對大理州下轄11個縣推廣建設物聯網感知產業體系,促進數字經濟長遠發展。
據了解,“大理州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一期內容主要包含大理市36個路口的智能信號控制系統,34個路口的復合型電子警察系統,184處違停抓拍系統和14處高位監控系統,以及部分重要路段的行人過街系統、潮汐車道、智慧斑馬線等。目前,智能信號控制系統中,全部智能信號控制機均已安裝完成,其中12個路口已投入使用,復合型電子警察系統已完成13個路口的設備安裝,違停抓拍系統已安裝100余處,高位監控系統已全部安裝完成并已投入使用。一期項目預計12月底全部建設完成。
“互聯”將讓大理出行更人性化
無人化與自主化是智慧交通的主要方向。石峰透露,未來,在“大理州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二期中還會建設多功能的智慧燈桿。比如,現在5G基站和路燈照明等設備效能是分開設置的,未來將要集約建設,統一管理。原有的公安、交警的攝像頭點位將同時賦予智慧城管的功能。大理州城市感知能力提升項目將對中心城區、周邊鎮區以及相關干道的前端感知能力進行提升改造和完善,同時對后臺管理平臺進行搭建。
具體內容包括:通過建設一體化智能燈桿、智慧公交站、導視牌、交通信號控制、路面執法設施設備、立體化態勢監控等城市感知基礎設施和全州高速公路態勢感知及“四位一體”監測預警、全州國省干線事故預警監測及智慧誘導分流、全州交通智慧決策支持、全州交通運輸非現場治超等系統的前端感知設備等,全面提升城市的感知能力。
此外,大理州還將計劃實施“大理州全域智慧停車項目”,根據“全州一盤棋”和“全州一個停車場”的停車治理思路,將依托先進的智慧停車技術,著力解決“停車難、停車亂、交通堵、管理難”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出行品質。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智慧交通將徹底顛覆傳統交通的服務模式,而是通過基于一體化的交通信息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通過柔性計劃和多元融合,實現跨交通的快速響應;通過組合優化和人機交互,實現用戶出行的個性化推薦,實現交通出行在時間尺度上更準、在空間尺度上更精、在服務分辨率上更優。
“車、人、路能夠在數字賦能下將實現真正的互動,實現整個道路全方位的感知,提升服務形式的豐富性,以及對個性化出行的幫助。”對此,石峰表示充滿信心。
責編: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