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鐵看江蘇

通江達海 快旅慢游

2021-06-15 13:44:00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實習記者 孫孟堯

哈薩克斯坦的小麥與日韓的工業品陸海交會于連云港;通過“高鐵快運”,徐州市民4個小時就能品嘗到鮮美的蘇州大閘蟹;滬蘇通鐵路開通后,南通與張家港間過去90分鐘的車程現在只需15分鐘……

近日,“沿著高鐵看江蘇”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徐州、連云港、淮安等地,探訪鋼鐵巨龍馳騁于魚米之鄉,支撐起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5年來,江蘇累計完成鐵路投資2237億元,全省鐵路建成總里程達到4204公里,其中高鐵2215公里,“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初步形成。

鐵水聯運暢達腹地沿海

橋吊林立、巨輪停泊、車輛穿梭……在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機器轟鳴,“新亞歐大陸橋0+000KM”雕塑在作業場區格外顯眼,雕塑上部為鐵錨,下方為鐵軌,象征著鐵路和海港無縫銜接。

連云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節點作用突出。“沿著陸橋,連云港已開通15條國內海鐵聯運通道,可直達鄭州、西安、鞏義、洛陽、盤古寺等鐵路站點。2020年,連云港港完成海鐵聯運量62.8萬標箱、同比增長63%,海河聯運量1800萬噸、同比增長15.6%。”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新聞中心副主任楊開林說。

多式聯運在降低運輸成本、促進節能減排、統籌整合社會運輸資源、提升換裝轉運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江蘇海安加強與上海港洋山港區、浙江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等沿海港區溝通合作,實現了鐵水聯運高效運轉,鐵路物流基地到發量2020年達102.4萬噸。常州推進集裝箱公鐵聯運、海鐵聯運,2020年海鐵聯運班列集裝箱發運量達2.68萬標箱,運送貨物40.98萬噸,助力本地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約1353萬元。常州至上海港蘆潮港區“海鐵班列”目前每周開行8列,成為上海港所有海鐵班列中發運量最大的線路。

沿著密集的鐵路網,通江達海的貨運線構筑起高效運輸網絡。不久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南通港口岸擴大開放通州灣港區,南通呂四、東灶港、通州灣、洋口4個主要港口作業區實現了口岸功能全覆蓋。

5月18日,洋呂鐵路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連通洋口港區和呂四港區,實現南通沿海鐵路閉環運營。屆時,海安可以通過海洋鐵路、洋呂鐵路直達通州灣各港區,開行點對點鐵海聯運班列。

末端變樞紐 商旅更便捷

海霧彌漫,山勢朦朧,坐擁山海的連云港有著“大圣故里”“西游勝境”的美譽,山、海、港、島、城相依相擁,全市有40家A級景區、200多個景點。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里,連云港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了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過去,連云港是末端,從老隴海線到連云港,除了回頭返程,就只能坐大巴。”連云港市交通運輸局宣傳教育處處長陳吉平說,鹽城、徐州、青島方向通高鐵后,連云港由末端變樞紐,呈扇形輻射狀,融入全國鐵路網。

隨著徐連高鐵、連淮揚鎮高鐵、連鹽高鐵的開通,旅客來連云港旅游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讓游客實現了“快旅慢游”。“‘五一’假期,連云港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突破3萬人次。”連云港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旅游推廣處(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張思騰說。

據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統計,近兩年開通運營的徐鹽、連鎮、滬蘇通等新線新站帶動客流增長效應明顯。5月1日,連鎮高鐵旅客輸送量達到18.7萬人;5月5日,鹽通高鐵旅客輸送量達到9.7萬人,均創出各線開通以來單日輸送量新高。

“中國運河之都”淮安市,高鐵開通前,淮安旅游客源市場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以及沿滬寧、京滬等高速公路3小時車程的城市。“以前的區域旅游合作呈現塊狀分布,高鐵將帶動沿線城市進行線狀合作。”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交流與推廣處處長趙延考說。

隨著高鐵網不斷加密,沿線商務活動更加便捷。“高鐵開通后,我們的人才招聘范圍延伸到蘇南、上海等地。以往尋找配套廠家范圍只有一二百公里,現在可以輻射到四五百公里,開展商務合作方便很多。”和旺汽車部件(淮安)有限公司廠長曾明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