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防災減災、應急救災等相關產業在公共安全建設中的作用愈發凸顯。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以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之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嚴重疫情,市場規模達萬億級別的應急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應急產業市場銷售產品總值已達到7532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0.86%。據有關媒體報道統計,2019年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5萬億元,2025年將達1.82萬億。
災害損失截至2021年7月媒體發布數據,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共造成2801.9萬人次受災,156人因災死亡失蹤,29.7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408.6億元。
為加大防災減災救災力度,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2015年6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應急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5)》。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等,這一系列的政策和龐大的市場需求將激化企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由中圣國際會展公司承辦的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安全產業博覽會上,多位專家呼吁企業積極做好準備,加大投入應急研發創新,發展防災應急產業,有利于提高全球災害頻發治理公共安全基礎水平,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提升應急技術裝備核心競爭力。應急技術裝備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標準化、無人化、智能化、高端化將會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工業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一級巡視員于立志致辭演講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原參事閃淳昌教授致辭演講
應急管理部滅火救援專家、北京市公安局原消防總隊長吳志強致辭演講
海軍司令部航空部原副部長王青民致辭演講
2022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安全產業博覽會以“發展應急安全科技、助力建設平安城市”為主題,定于6月26-2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博覽會是專業展示我國防災減災安全、應急救災行業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平臺,受到國內外防災減災與安全應急救災領域的廣泛關注,本次活動有效促進了應急安全產品服務推廣應用,為加強行業資源融合集聚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
博覽會將集中展示防災減災、應急安全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展品覆蓋智慧消防、航空救援、遙感測繪、高樓逃生、防汛抗旱、醫療急救、特種照明、地震預警、衛星應用、應急通信、特種車輛、VR防災、特殊帳篷、化工安全、礦山安全、警用安防、安全教育、家庭應急物品、安全生產、防護救援、軍地兩用、指揮調度、防疫物資和應急系統等行業先進科技裝備。同期將舉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災害模擬體驗、自救逃生知識講座、防災減災科普、合作項目簽約和新產品推介等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積極分享安全與應急產業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營造良好生態環境。開展政企高端對話、促進行業國際交流、分享優秀案例成果,助力應急安全科技創新及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組委會誠邀相關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社團組織、產業園區、采購單位、行業媒體、主管部門、國際友人和應急專家蒞臨參展參會,共同推進應急安全產業和防災減災救災事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石蕾 周晶 實習生李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