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一年后的首個春節,不少在外的游子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當他們看到眼前的一幕幕新貌, 內心感慨不已。村口建起文化休閑廣場、小鎮新建幼兒園、鄉村有了旅游“三線三帶”美麗宜居示范帶……我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探索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江西樣板”!
2月4日,“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標志著萬物復蘇的春季到來。攝影師戴繼民用相機記錄了家鄉婺源賦春鎮立春美景。“前兩天還是雪景,婺源的雪景也特別好看,今天立春趁著天晴就趕緊出來拍照,現在村里的油菜花也開了。”黑白的徽派古寨,黃色的油菜花,婺源春色美不勝收。
村口文化休閑廣場點亮新生活
尋常燈火巷,新歲舊燕歸!在九江市德安縣磨溪鄉,2022年新春歸家的游子發現,鄉村換新顏,更美了,也更暖心了!
磨溪鄉磨溪村村民呂澤毅有兩年沒有回老家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還真是不敢相信,我們村里有這么大的變化, 村口建設了一個文化休閑廣場,村民們 茶余飯后都可以來這里休息。”春節期間,呂澤毅帶著家人在村里逛了一大圈, 享受了一番鄉村歡樂游。
小鎮發展文旅產業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贛州市寧都縣小布鎮大力培育特色旅游業,全力推進特色小鎮+旅游建設。
新春期間,小布鎮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體驗。“真正意義上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不一樣的節日氣氛。”贛州市民何先生告訴記者,這里留存不少客家古跡和客家民俗,建于嘉慶年間的江西省第二大萬壽宮巍峨矗立,魚行古街、韶坊民居建筑群、孝 川木門、龔氏家廟、觀音廟、古驛道等諸多景點各放異彩。“這些平時在別的地方很難見到,如今在游玩的同時,還可以了解更多民俗。這樣過新年,十分有意義。”
美麗宜居示范縣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來,蘆溪縣加強美麗宜居試點縣建設,圍繞休閑觀光農業、文化景區、 鄉村旅游三大主題,在320國道沿線,創建宣風銀河休閑觀光農業美麗鄉村示范帶;沿 320 國道繞城線、滬昆高速掛線, 創建蘆溪源南文化景區美麗鄉村示范帶;沿蘆南公路、聶新公路,創建上埠南 坑(新泉、張佳坊、長豐)鄉村旅游“三線三帶”美麗宜居示范帶,獲評全省第一批 美麗宜居示范縣。
“相比前幾年,蘆溪鎮做到了村中有 路,路中有景。”村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環境提升了,讓人更有歸屬感和幸福感了。
“兩片葉子”帶動村民致富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江西修水縣漫 江鄉,看到隨著 2021 年成立現代產業 園,這里的生態更好百姓更富啦!
漫江鄉距縣城約50公里,是寧紅茶的發源地。該鄉以茶葉、桑葉“兩片葉子” 為主要產業,在成立現代產業園后,帶動寧紅村等附近很多農戶擴大茶葉種植, 村民持續增收,茶農一天的采茶收入少則 200 元,多則 300 元以上。此外,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體驗采茶之樂,農民致富也有了更多選擇。
修建大橋縮短村民出行時間
早年村里的一座簡易人行橋因被洪 水沖垮,一段時間以來村民去田里勞作, 必須騎電動自行車繞行1個多小時才能到 達對岸,村民急切盼望一座全新的大橋。2 月4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奉新縣赤岸鎮與干洲鎮兩地村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據悉,這座新建成的橋叫涂家橋,總投資約880余萬元,橋寬9米、長207米, 可供兩輛汽車并排通行,駕車10分鐘便能到達對岸,受益村民 3000 多人,方便了赤岸鎮與干洲鎮兩地村民生產、生活。
鎮上新建幼兒園功能設施全
“我一直在外工作,已經有兩年沒有回家了。今年我和丈夫、孩子特意趕回老家過年,才發現這里的變化還真不小。” 家住進賢縣張公鎮的徐女士說,家鄉的變化讓她很驚喜。
“你看我們鎮上超市、銀行、商店、快遞站等基礎設施現在是應有盡有,生活還是很方便的。”徐女士稱,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讓她印象最深刻的變化就是鎮上新建了幼兒園,不僅十分漂亮,且功能設施也很齊全。“這下子村鎮 的小孩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幼兒教育 了。”徐女士說,希望新的一年家鄉越來越好。(記者 段萍)
責編:周晶 實習生倪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