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召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讓鬧心的路口不再堵

2022-02-11 11:22:00 來源:長沙晚報

制圖/王斌

長沙晚報2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通訊員 楊哲)2021年長沙交通管理有哪些改善?2022年長沙還會如何改進城市交通管理?10日,2022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在市交警支隊召開,交出2021年長沙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成績單”,梳理了當前公安交管工作“問題清單”,并公布了2022年長沙公安交通管理的“計劃清單”。

進步:戴帽率從20%升至95%

路口行人、機動車各行其道,標識分類清晰;騎電動車的人開始自覺戴頭盔,禮讓行人的車輛也越來越多……2021年走在長沙城,道路上的改變正在發生。

會議上公布的一組數據證明了2021年長沙交通管理取得的成果:

交通出行更文明。全市狠抓“戴帽工程”,戴帽率從年初20%提升至9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2020年同比下降10.7%,事故降幅歷年之最;嚴厲查處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共查處酒駕1.3萬起,醉駕5200起,醉駕查處數占全省三分之一;柔性執法理念下,88萬余人線上學習教育代替處罰;長沙市機動車斑馬線禮讓率、行人及非機動車守燈率、騎乘電摩戴帽率、汽車安全帶使用率等指標居全省第一。

城市道路更有序。通過精細管理抓保暢,長沙累計完成交叉路口信號調優5395次,改造樣板示范路口35個,精準治理了湘府路高架、五里牌、湘雅一醫院、省兒童醫院等一批老大難堵點;在全市汽車保有量新增19萬輛、城區日均活躍車數超過130萬輛的嚴峻形勢下,城區交通擁堵指數為1.37,道路交通持續保持基本暢通狀態。

車管服務更便民。長沙交警推出《車駕管服務十項便民措施》《“我為群眾辦實事”五條便民服務新舉措》,車輛上戶、駕駛人考試項目的警務評議,由全省中下游雙雙躍升全省第一;清理異常數據多、群眾意見多等監控設備172臺,拆除不合理的限速標志3654塊,施劃路內停車位32166個,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煩心事。

短板:易受傷害群體事故多發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李軍龍在會議上介紹,2022年是長沙交通管理的要素快增期、擁堵多發期、事故易發期,目前長沙交管工作仍然存在問題和短板。

“以事故預防為例,目前存在‘三大風險’。”李軍龍表示,一是農村地區風險大,去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農村地區占比68.4%;二是較大事故風險大;三是易受傷害群體風險大。通過分析研判,確定我市年齡偏大、交通出行工具處于劣勢地位、受教育程度低等特征的交通參與者為交通事故易受傷害群體。交警數據顯示,2021年,50歲以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總量62%,涉行人、涉摩、涉電群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總量81%。

擁堵依舊是長沙交通的老大難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疏堵保暢存在“三大難題”,城市交通供給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長沙汽車數量從200萬輛增長到300萬輛,僅僅只用了4年半的時間。”李軍龍透露,2021年,長沙汽車保有量已突破301萬輛,全年新增19萬輛,年增長率達7%。與此同時,城區路網密度為6.7公里/平方公里,年增長2.5%,遠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的國家標準,也遠低于汽車增速。另外,長沙市民出行方式仍以私家車出行為主,占比39%;公交(含地鐵)分擔率30.2%,遠低于深圳、南京等城市。

計劃:打造100個交通樣板路口

如何讓城市出行更美好?10日會議全面部署了2022年長沙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長沙交警將以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為牽引,以縣域警務、專項警務、節點警務為抓手,持續抓好事故預防、秩序管控、執法管理等重點工作,確保長沙道路交通環境更安全、有序、暢通。

補管理“短板”,長沙交警將強化道路交通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精準制定事故風險預防對策,著力補齊道路交通安全“短板”,進一步強化農村道路“五小工程”“三必上”“五必上”建設力度,深入開展園區交通秩序整治,推動各區縣(市)全面整合各級路長、鄉村干部、交管站、交警中隊、派出所、兩站兩員、駐村輔警等力量,打通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圍繞事故預防,長沙交警今年將重點關注易受傷害群體和易肇事群體。長沙將開發易受傷害群體管理系統,綜合考量年齡、學歷、職業、出行方式等維度,通過數據篩選、人工排查,確認納入管理的對象。建立“三色預警”模型,網格化管理易受傷害人群。對易肇事群體,交警將依托縣域警務,督促派出所提高對“七類”重點交通違法人員的管控,實施日常工作每季必督、亡人事故每起必查、精準宣教每年必考。交警還將抓企業法人和自然人兩者共建共治,督促事故多發、違法高發企業法人落實主體責任。此外,長沙今年還將完成智能交通三期續建項目建設,提升交通違法自動抓拍、交通警情主動處置等系統功能,利用“法治+科技”完善道路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此外,在城郊接合部道路、農村道路、重要集鎮等區域,針對貨車易肇事群體、行人和非機動車易受傷害群體出行需求較大的路口,長沙交警將打造100個交通組織優化示范路口。針對交通溢流、二次排隊、潮汐擁堵優化等問題,交警計劃優化1000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路口信號配時,完成36條干線綠波協調優化任務,提升市民交通出行體驗。針對停車難問題,交警將推動城區新建1萬個路內停車泊位,在全市主要干道、重點場所、站場周邊設置一批違停示范嚴管路段,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責編:周晶 實習生倪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