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三陽鎮:深挖潛能 以全域化視野發展鄉村旅游

2022-02-17 14:23:00 來源:黃山日報

歙縣三陽鎮地處皖浙交界,是歙縣的一個偏遠鄉鎮,自古就有“徽州東大門”之說,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曾榮獲2019年“安徽省避暑旅游目的地”、2021年“安徽省美麗茶鎮”。這是一個被崇山峻嶺包圍的古鎮,風光秀麗,自然資源豐富,因毗鄰浙江,一直以來都是以勞務輸出和農業生產為主,近幾年隨著高速高鐵的開通運行和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勝利,這里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風景”變“錢景”。三陽鎮行政區域面積130.32平方千米,下轄7個行政村,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三陽梯田、指紋茶園、高山映山紅、魚鱗壩、昱嶺雄關、徽杭古官道、水滸公園、湖田山等一大批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隨著高速高鐵分別在三陽鎮設站,便利的交通讓這里成了江浙滬大城市市民鄉村游的最佳去處。該鎮緊抓利好時機,打好山水品牌,依托秀麗山水舉辦豐收節、茶文化節、映山紅節、非遺民俗文化節、大方茶文化周等山水文化節,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舉辦節慶活動把美景推廣出去。每逢節假日,乘高速高鐵來觀光的游客眾多,當地村民緊抓機遇,乘勢而上,依托青山綠水辦起了農家樂、民宿,賣起了土特產品,上坦半山居、紫云山莊、盛昌農莊、慧賓農家樂等30余家民宿農家樂相繼創辦,山核桃、大方茶葉、燕筍、金絲蜜棗等農特產品銷售火旺,真正把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

“村莊”變“景區”。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戰略,目前該鎮已有5個中心村完成了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僅提高了村莊“顏值”,還盤活利用了一些閑置的農房和宅基地。先后整修打造葉村的古戲臺、麒麟街、古祠堂,中村的文化廣場、魚鱗壩、停車場,三陽村的洪謙故居、洪雪飛故居、梅溪書院、紅色展館、白虎嶺觀景臺,嶺腳村的岳王臺、老竹大方博物館以及竹鋪村的月亮灣、小寶島、大方亭、迷宮、鄉村振興館,每一處節點打造都突出地方特色,用活自身資源。該鎮美麗鄉村建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巧用創意,因地制宜,發揮“繡花功夫”的勁頭進行“微景區”設計,如竹鋪村原有一片舊房倒塌的廢墟,荒廢多年,美麗鄉村建設時該鎮把廢墟巧妙的改造成迷宮,春節期間這里成了眾多親子游的最佳打卡點。2021年該鎮嶺腳村獲得安徽省首屆“美麗茶村”、竹鋪村入選安徽省“森林村莊”、中村獲得“省級衛生村”稱號。2022年元旦,該鎮在3個美麗鄉村舉辦“品味歙縣·自在鄉村”首屆“年豬飯”活動,培育節慶消費,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讓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轉化成美麗經濟。

“民房”變“民宿”。隨著三陽鎮鄉村旅游業的崛起,村里閑置的民房也被利用起來,在打造精品民宿的同時,將傳統特色古民居和閑置農房加以利用,在尊重自然和保護村落原生態的前提下進行民房修繕,整改周邊環境,增設體驗項目,既盤活民房又增加村民收入。如英川村的野趣鄉居,民宿業主租賃村里閑置的民房進行修繕改造,保留古民居獨有的整體外貌,在保留古韻同時,巧妙植入現代元素,使鄉村風土人情和民宿文化相得益彰。野趣鄉居共盤活11棟閑置農房,每年給村民帶來近10萬元的房租收益,同時聘用當地10名村民在民宿內務工,年工資收益40-50萬,盤活閑置農房同時解決村民就業問題,還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著力打造個性化民宿、規范大眾民宿,目前三陽鎮已初步形成以上坦·半山居、紫云山莊、野趣鄉居為主打的休閑度假民宿集群,建成覆蓋多層次市場需求的民宿30余家,實現了農、文、旅有機串聯,產、購、游融合發展,讓民宿成為游客玩耍的“快樂天堂”和當地村民的“快樂老家”。

“老屋”變“展館”。挖掘村莊文化歷史,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依托傳統古村落文化底蘊,籌建打造紅色三陽展示館、鄉村振興館和名人故居,把廢棄、閑置的祠堂靈活規劃設計改造成展館,打造實景課堂。因三陽鎮是全縣為數不多的革命老區,該鎮通過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梳理歷史脈絡,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串聯起一條紅色旅游線路。同時利用鄉村振興館和名人故居做好“鄉愁記憶”,講好三陽故事,推進“文化研學”業態,讓游客深層次領略紅色文化、鄉愁文化的魅力,各展館和故居建成以來參觀學習達5萬人次,真正把鄉村轉變成“留得住鄉愁,穩定住鄉親,看得見未來”的美麗家園。

“民俗”變“展演”。以民俗推介活動、非遺傳承展演帶動全域旅游發展,緊跟新時代的旅游思路,深挖鄉村特有的文化資源,結合自身特點,統籌規劃振興強村的文旅之路,舉辦民俗文化活動,吸引江浙滬城市居民觀光,擴大鄉村影響力,如葉村“疊羅漢”、中村“舞獅燈”、三陽“打秋千”。近幾年村民們把這些非遺民俗文化搬上舞臺進行展演,讓“非遺+旅游”“非遺+節慶”成為三陽鎮的常態,同時還讓非遺走出三陽,做三陽鎮的旅游代言人,吸引外面的客人到三陽來觀光旅游,如葉村“疊羅漢”于2018年參加了“港澳徽州民俗文化藝術展演”、2019年的浙江省“共建平安 共享平安”成果表演,同年8月又在杭州“印象城”進行歙縣旅游推介表演。下一步三陽鎮還將積極挖掘竹鋪村的“傀儡戲”,繼承發揚非遺民俗文化,通過形式多樣的地方民俗展演,營造“迎得來,留得下,還會來”的鄉村旅游新局面。

“傳統產業”變“休閑農業”。深耕農文旅體融合優勢,培育創意采風,推出“三陽梯田”四季體驗游,已初步形成以梯田農耕體驗、花間直播、割稻子比賽、梯田雪景攝影為主題的梯田四季游,舉辦農民豐收節,以“節”為媒吸引游客,以“產業”為載體,培育休閑農業。改變傳統產業模式,推廣茶園綠色管控,舉辦“旅游與大方茶發展研討會”和“大方茶旅文化周”,做大做強大方茶葉品質,實行“六統一”模式管理茶園,提升茶園的園貌園相,宣傳推廣小岫村“指紋茶園”,挖掘茶園的觀賞價值,舉辦手工制茶技藝競賽,推出家庭農場采茶及手工制茶體驗游,帶動大方茶銷售,由過去的單純“賣農產品”升級為“賣體驗”“賣生態”“賣游樂”,大大提升農業產值,2021年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528元。

三陽鎮立足生態優勢,挖掘山水資源和文化資源,以全域化視野發展鄉村旅游,創建“5152”黨建品牌計劃,確立“五個一”產業發展戰略(一座山、一瓶水、一條古道、一片梯田、一批古村落),培育“蓮升秘境”“古鎮三陽”“水韻中山”“非遺葉村”“茶香竹鋪”“雄關筠麓”“山居白石”7個黨建文旅特色精品村,把農文旅體有機融合,賦能文旅新發展,更好綻放古鎮三陽的魅力,以實現村村有靚點、處處是美景、人人享幸福的美好愿景為目標,探索出一條“風景+民俗+民宿+產業+文化”的新農村共同富裕發展之路,接下來,三陽鎮將聚力抓好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產品開發,不斷豐富旅游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三陽鎮:深挖潛能 以全域化視野發展鄉村旅游》

責編:周晶 實習生倪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