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城區道路通行效率,提高城區治堵精細化水平,濰坊公安交警立足交通管理主業,按照“一處一策”、“一口一案”的原則,深耕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推出了9大交通措施精細化“濰坊模式”,解決群眾出行實際難題。
1.逆向可變車道
深挖道路時空資源,在北海路福壽街路口東西方向、新華路東風街東西方向、濰州路健康街東側設置逆向可變車道。通過地面彩色專用車道、LED智能電子提示屏及交通指示標志標識的多級誘導,提示車輛在特定時段進入逆向可變車道待行,有效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較好緩解了路口左轉壓車排隊的矛盾。
2.直右可變車道
東風街和平路路口南側原右轉車專用道設置為直、右可變車道,實現了車道利用效率最大化,緩解部分時段路口交通擁堵矛盾。
3.左轉車道右置
櫻前街北海路路口西側、東風街新華路路口北側、健康街北海路路口西側、福壽街虞河路路口東側車道重新布設,采取左轉車道右側設置方式,有效減少了唐寧府、丹桂里、加州世紀尊品等小區出行左轉車輛與主干道直行車輛形成的交通流交匯沖突,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方便了群眾出行。
4.“移動式”護欄助力交通保暢
城區勝利街、東風街等8處過街人行橫道護欄開口,利用新型“移動式”護欄,采取高峰時段封閉、平峰時段打開等定時段護欄開口通行管制措施,有效提高了主干道車輛通行效率。
5.路口交通組織優化
對東風街向陽路、勝利街虞河路、健康街北海路、勝利街東方路等26處路口的交通組織進行了優化。其中,北宮東街虞河路路口,通過市政改造,拓寬路口南側道路,緩解路口交通“瓶頸”。同時,優化路口東側車道布局,實行“左轉右置”,消除連續變道左轉與直行車輛的相互影響,不僅緩解了交通擁堵矛盾,而且方便了市民通行。
6.“不對稱式”交通信號放行模式
精準研判路口交通流特點,針對城區院校街鳶飛路路口、健康街四平路路口、濰昌路西環路等路口呈現的相對方向交通流量不均衡、差異較大的特點,實行“不對稱式”信號控制放行模式,達到了路口通行效率的最大化。
7.城區綠波交通上線
2021年,交警支隊組織開展了城市“智慧交通”項目建設,其中區域交通信號協調,即“綠波交通”是城區交通信號配時智能化的重要組織部分。目前,在城區東風街、勝利街等干線“綠波交通”已上線,并不斷優化完善、改進調試中。
8.立體過街設施建設
交警支隊大力倡導城市立體交通建設,并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近幾年來,城區先后有23處過街天橋建成投入使用,實現了人、車交通的物理分離,不僅保障了行人過街安全,而且提高了主干道通行速度和效率。
9.優化整合過街斑馬線
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經市政府城市治堵工作專班研究批準,交警支隊對城區38處路段過街人行橫道信號燈設施進行優化調整,目前已拆除35處、保留3處,同時壓減主干道過街人行橫道23條。通過優化整合,減少車輛通行中的頻繁起停,較大提升了城區主干道通行效率。
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是一次次精益求精的過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濰坊公安交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民意為目標、以科技信息化為指引,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疏導共進,積極應對新時代對公安交管工作提出的新挑戰、新任務,以更專業的交管服務,為市民出行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
因此,接下來濰坊公安交警將啟動聽民聲·重民意向社會征集交通管理意見活動,聽取大家在出行方面的真知灼見,共建文明暢通安全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記者 張鵬 通訊員 閆麗杰)
原標題:《濰坊治堵新變化,推出9大交通措施精細化創新“濰坊模式”》
責編:周晶 實習生李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