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和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印發的《交通醫療急救箱配置標準指導目錄(試行)》文件要求,湖北交投鄂西北運營公司積極行動、主動作為,第一時間為所轄十堰、襄陽區域581公里高速公路上的28個基層收費站配備了公眾型急救箱13件醫用物品,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收費現場便民利民舉措,為過往司乘平安出行高速路系牢“安全帶”。
相對以前高速公路沿線各個收費站急救箱的標準,本次新增的頭套、三角巾、止血帶等物品則更偏向于創傷急救。為了讓收費員工在工作中或應對司乘突發意外情況,確保收費現場能冷靜面對、緊急處理,有效避免傷口擴大或感染,鄂西北運營公司房縣收費站特別邀請房縣廣濟醫院醫生吉棟,在站所開展了一堂生動形象的急救基本知識及應對措施培訓。
培訓中,吉醫生逐一向大家介紹了13種物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現場演示了傷口包扎的操作流程,傳授了三角巾的多種用途等相關知識。針對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心臟驟停、被食物噎住、燒傷中毒等突發事件,醫生培訓了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勢和要領,并指出燙傷時家人常常涂抹牙膏、醬油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吉醫生的現場培訓干貨滿滿,在場的員工們都興致勃勃,學得非常認真。理論學習后大家各自成組,實踐操作了傷口的包扎手法。
收費站作為服務司乘的“前沿哨所”“服務驛站”,必須要致力于精細化管理、貼心式服務。本次急救知識培訓恰逢其時,既提高了大家自我保護意識,也確保了急救箱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派上用場,為司乘安全便捷出行“保駕護航”。(通訊員:金偉忠、王巧/攝影報道)
責編:周晶、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