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都嶠山風景區。伍德熾 攝
赤橙黃綠青藍紫,最是綠色動人心。去年以來,容縣深入實施“一融兩強四突破”戰略,持續創新“生態+”發展模式,聚力推動生態強縣、生態富民,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在奮進“十四五”新征程上交上一份“綠色答卷”。
壯大生態旅游業,增強產業融合“綠色動能”
驚蟄時節,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經歷了倒春寒里的蟄伏和踟躇,人們出游熱情高漲,相約到綠碧山踏青、游竹山湖賞桃花,鄉村旅游區里人氣旺盛……這是容縣旅游業在“生態+”賦能下加快恢復的喜人情景。
生態優勢金不換,綠色發展可生金。容縣錨定“文旅興縣”目標,充分發揮“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十佳宜居縣”和“中國長壽之鄉”的生態及人文優勢,聚力打好文化牌和生態牌,不斷壯大生態旅游業。全縣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8家,建成自治區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星級鄉村旅游區10多家,獲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潛力發展百強縣市”,去年順利通過“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復核。數據顯示,2021年該縣全年累計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1.21%,累計實現旅游總消費增長19.45%,“天下奇樓·千姿容州”旅游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容縣結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推動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以“綠色動能”帶動產業整合,持續釋放消費活力,增強縣域經濟韌性。202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2%,電商物流業發展迅猛,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做強現代生態農業,構建綠色經濟體系
群山環繞成幽谷,雞鳴相和似桃源。在容縣鳳凰谷生態養殖示范區,數十間雞舍分布在鳥語花香的山谷中,儼然一個世外桃源。養殖示范區按照“雞—肥—林(果、菜)/魚”生態循環養殖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場”養殖管理模式,已幫助2900多戶農戶進行標準化生態養殖,實現增收致富。
容縣牢固樹立“生態+”理念,大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積極引導農業企業綠色發展,不斷壯大生態養殖產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條件,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全縣共有133全家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已通過畜禽現代生態養殖場認證的有132家。全縣累計培育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7個、家庭農場3432個,家庭農場遍布全縣15個鎮,共有60個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去年新增39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祝氏農牧公司、鴻光農牧公司獲認定為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第一批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
綠色發展,未來可期。容縣成功打造了清香蜜橘產業核心示范區、沙田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等一批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成功申報容縣沙田柚、容縣霞煙雞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容縣以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契機,統籌推進健康養生產業、現代農業和生態鄉村建設的大生態戰略,大力構建綠色經濟體系,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封曉天 楊理)
原標題:《容縣: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