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首個“綠波”路段啟用

2022-03-11 17:08:00 來源:珠江晚報

全長約5千米的湖心路,自8日起由斗門區交通運輸局牽頭,聯合交警部門、華南理工大學智能交通系統團隊,對該路段6個交叉路口的交通信號燈參數進行調整,湖心路至此實現綠波協調控制,成為斗門區首個“綠波”路段,以進一步推進全區智慧交通發展,全力打造“大交通”格局。

湖心路,是斗門區對外聯系的主要道路之一,雙向8車道,全長約5千米。該路段沿途分布有6個紅綠燈交叉口,分別為:湖心路-商業街、湖心路-湖中路、湖心路-白藤六路、湖心路-白藤三路、湖心路-白藤一路等5個十字信號交叉口,以及湖心路-才知大廈1個行人過街信號交叉口。

根據華南理工大學智能交通系統團隊去年12月份對湖心路的交通調研情況,該路段每日平均車流量達5萬輛以上。在此前的配時方案下,由于紅綠燈數量較多,車輛需要停車等待2次左右,單向平均通行時間接近500秒,通行效率較低。

此外,在早晚高峰期間,由于白藤二路駛出的掉頭車輛容易與直行車輛形成交織,導致交通擁堵,且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8日,湖心路6個紅綠燈交叉口的交通信號燈有關參數調整后,全路段實現綠波協調控制,成為全區首個“綠波”路段。

所謂“綠波”帶,就是在一系列交叉路口,通過調整綠燈起始時間,使主干道上的車流依次達到前方各交叉口時,均會遇上綠燈。也就是說,平峰期(9:00—17:00)車輛在湖心路段行駛,將減少停車的次數,甚至可以實現零停車,一路綠燈通行。

“湖心路實施干道雙向‘綠波’協調控制后,車輛按60千米/小時的車速行駛時,通常情況下任何方向至多有1次停車,甚至可以實現零停車通行,平均行程時間相比協調控制前降低約30%。”華南理工大學智能交通系統團隊負責人盧凱說。

此外,調整后才知大廈信號交叉口在一個公共信號周期內,將為行人提供2次過街機會,縮短了行人過街的等待時間,提高行人過街和機動車輛通行的效率與安全。

斗門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中興路、珠峰大道等城區主干道下一階段也計劃實施“綠波帶”,同時也在進行全息路口以及智慧停車的前期研究,旨在推進智慧交通發展,全力構建全區“大交通”格局。(記者 張帆)

原標題:《斗門區首個“綠波”路段啟用

責編:張昊 實習生李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