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荊楚大地氣溫逐漸回暖,油菜花、櫻花、桃花、梨花、牡丹等爭先開放,吸引不少游客踏青賞花。在通往湖北省旅游景區景點、鄉村“網紅”打卡地的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上,自駕游汽車、旅游大巴絡繹不絕。
在武陵山區建始縣329省道旁的汪家寨服務區,服務區管理人員正向游客介紹當地旅游特色景點。游客李先生一邊接過宣傳單一邊對記者說:“這里不僅景色好、停車方便,而且有旅游咨詢服務,不錯!”
這是湖北交通人全力服務賞花游,以路為基、以花為媒帶動當地景區增效、村民增收的生動實例。目前,湖北各地因地制宜,開通了通往賞花景區的公交專線,方便游客出行;做好安全保暢工作,開拓路沿、路洐經濟延伸服務,助力城鄉共同富裕。
扮靚道路迎接賞花賓客
經過冬天低溫冰凍雨雪天氣的侵蝕,一些路面病害逐漸顯現。湖北各地公路養護部門搶抓晴好天氣,集中人力、機械,全面開展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春季養護工作。
各地公路養護部門勤上路、勤巡查,建立路面病害普查臺賬,確保“有脈可循”“藥到病除”;按照“有縫必灌、防患未然”的預防性養護原則,著力開展坑槽修補、路面灌縫、路肩路面清理等工作,以平安暢通、干凈整潔、綠化美化的公路環境迎接出游人員。
“路修到哪里,樹就栽到哪里。”近年來,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持續引導各地加大公路綠化美化力度,大幅提升公路交通運輸行業形象。
襄陽市樊城區深入開展“綠滿樊城”行動,全區骨干道路綠化率達100%,鄉村道路綠化率達90%以上。作為樊城區高標準綠化亮點工程,“一號公路”在設計中融入了沿線張崗村作坊文化、石河村龍騰文化、大沖村紅色文化等元素,讓公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吸引游客駐足觀光。
神農架林區以轄區內武神公路、機場公路、國際滑雪場公路為主線,集中力量開展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拆、種、建、管”工程,再現畫廊風采,讓公路景色更美麗、路域環境更清潔、游客通行更順暢、交通形象更提升。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還聯合省公安交通管理局召開專題視頻會,以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路警協同、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為核心,開展全省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促進交通秩序管理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走高速可享門票優惠
“路好了,櫻花盛開時,我的農家樂一天能接待三四十桌游客,收入近萬元。”咸寧市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村民饒龍光說。
如今,湖北農村公路里程突破26萬公里,美麗公路經濟帶達4萬公里,鄉村“花經濟”和魅力鄉村游綻放。桃花節、櫻花節、花朝節等“花節”“花會”在各地競相涌現,帶動了文化休閑旅游、路農旅經濟發展,鑿出了一條條“農旅融合”的生態富民路。
湖北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公司在路旅融合深度發展中積極探路。高速公路收費站依托沿線旅游資源,與周邊景區和農產品企業聯動,開展“踏青賞花”“沿著高速去旅游”等主題營銷活動;與沿線景區、旅行社、民宿進行洽談,積極探索收費站為景區推廣產品和資源、地方相關企業為高速公路游客實行門票優惠及“高速+旅游”“高速+助農”等營銷模式,在方便賞花游客出行的同時,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湖北交投武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周邊旅游景區互動走訪,努力探索“高速+旅游”新模式,將高速公路經濟、旅游文化、生態環保和鄉村振興深入融合,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社會服務能力。
武(漢)英(山)高速公路羅田收費站在收費廣場發放3A級景區活動宣傳單,并向司乘人員講解景區游玩項目。持有羅田收費站當天下站發票或相關通行憑證的人員,可現場購買1元景區通票。此舉有效促進了交旅互助,助力周邊產業經濟發展,實現路旅合作雙贏。
責編: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