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市疫情防控復雜嚴峻形勢,為進一步提升便民利企服務質效,濟南車管所緊貼企業、群眾實際需求,立足戰疫、防控現實現狀,精心組織、精準施策,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實時創新服務機制,傾力彈好服務“四重奏”,全力打出防疫“組合拳”,努力實現戰疫不停歇、業務不斷檔,服務不打烊。
“疫”線堅守,奏響“平安曲”,戰疫防控不停歇
充分發揮“導服管家”的前線“守門員”作用,嚴把人員和場所安全防控“不懈怠、不放松”。
嚴格執行“一測、一掃、三看碼、三關注”防控機制。對進入大廳辦事群眾,逐人測溫并掃描場所碼,全部查看“健康碼、行程碼和預約碼”,重點關注“全程佩戴口罩、近期健康狀況,核酸檢測報告”,嚴密防范“紅碼、黃碼或者體溫異常者”進入辦公場所。
嚴格落實內部安全隔離、手續資料消殺防護機制。對所有對外服務窗口和業務導辦臺,設置安裝防護隔板和語音對講設備,所有工作人員全天佩戴口罩、面罩、手套,使用紫外線文件消毒設備對所有紙質資料進行全面消殺。
嚴格把控外出離濟報備、環境徹底消毒防范機制。落實每三天全員核酸檢測,疫苗應接盡接等常態舉措。全面執行“一米間隔,一人一辦”,陪同人員在外等候,業務辦結即可勸離,盡力阻斷交叉感染傳播鏈。同時,加強公共區域的通風、消殺工作,切實保障業務辦理過程的人身安全、環境安全。
“疫”刻不停,奏響“樂享曲”,服務群眾不斷檔
適時推出車駕管業務“預約辦、網上辦、自助辦”服務新舉措,持續滿足各類業務辦理的新期待、新需求。
推薦“非接觸、網上辦”。對能夠通過“交管12123”APP、濟南公安“e警通”等渠道辦理的29類車管業務,推薦辦事群眾優先選擇“網上辦理、郵寄到家”。今年以來,全市網辦業務達73.1萬筆,占業務總量65.7%,其中,網上補換牌證和申領六年免檢合格標志34.6萬筆,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8.32%,“輕敲鍵盤、網上快辦”,已成為當下泉城市民辦理牌證的優先選項。
推行“不排隊、預約辦”。在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不再接待“未預約”人員現場辦理。對確需現場辦的業務,通過“泉城行+”APP、“濟南車管”微信公眾號,精確預約辦理時間,就近選擇服務網點,即來即辦、即辦即走。從時間和空間上,杜絕了群眾扎堆和長時排隊現象。目前,全市預約群眾高達120萬人次,業務預約率達到95%,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我的時間我做主”帶來的人文關懷和高效快捷。倡導“零見面、自助辦”。對簡易高頻的17項車駕管業務,提倡就近選擇16處24小時“智慧警局”,自助辦理“駕駛證期滿換證、補換領行駛證、變更聯系方式、申領六年免檢標志”等車管業務。同時,在業務大廳配置了“車管微廳”,增設了智能制證工廠,既減輕了窗口勞動強度,又減少了見面傳播風險。疫情期間,全市群眾自助辦理車駕管業務達1.96萬筆,真正滿足了群眾“高品質、快節奏”服務新體驗。
“疫”往無前,奏響“暢行曲”,保障需求不打烊
緊盯疫情期間群眾反映集中的“民生熱點、工作堵點”,大力推行“幫扶辦、兜底辦、視頻辦”服務新策略。
引導“緊急事、幫扶辦”。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或者個別特殊緊急情況,全市車管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陪同、全程引領、幫扶辦理。今年來,協助60以上老人“優先辦理”業務1037人次,全程陪同幫扶“殘障人士”105人。特別是,快速協助柬埔寨駐濟南總領事15分鐘辦結境外駕駛證換領業務,山索峰領事對車管“藍警靈”李燕的“專業幫扶、熱情友好”贊不絕口。
試行“解難題、兜底辦”。創新開設“一號窗口、找茬專區”,選配“業務嫻熟、責任心強”的女警輪班值守,以女性特有的“暖心細膩、精心細致”,跟進處置疑難繁雜業務,貼近化解“急難愁盼”問題,全面踐行“說行辦成、一次辦好”服務理念,精準兌現“容缺受理、兜底快辦”服務承諾。今年來,累計接待群眾咨詢3265人,處置疑難問題2891件,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來時開心、走時舒心、回憶溫馨”的溫情溫暖。
探索“遠程幫,視頻辦”。充分依托“5G通信+人臉識別”技術,探索試行特殊群體(出國境人員、有病行動不便、滯留無法返濟、居家隔離人員)遠程連線、視頻幫辦,群眾可以撥打66712345車管熱線,或者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由“網辦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指導,實現了圖例演示、比對識別,遠程審核、郵遞到家。疫情期間,已協助無法返濟人員辦理業務3659筆,全力保障任何一筆“臨界到期業務”都不受疫情影響,徹底消除任何一類群體“手足無措、孤獨無助”的后顧之憂。
“疫”路相伴,奏響“協同曲”,服務社會不缺位
堅持“服務跟著疫情走,政策隨著形勢變”,實時調控防范策略,及時優化服務方式,快速應對隨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實施“精準宣傳+警務驅動”。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趨勢,精準對標防控政策變化,同步動態調整服務模式。依托官方渠道和“兩微一抖”新媒體,實時向社會發布公告,更有針對性引導群眾“精準預約、錯時辦理”,更具時效性地宣傳發動“不接觸辦”的方式和優勢,盡可能減少群眾跑路次數和人員交叉風險。特別疫情出現反彈回潮后,先后制定發布“四辦、三?!睖剀疤崾?,跟進疏導消除辦事群眾的不安情緒和顧慮負擔。
創新“上門幫辦+警企聯動”。建立“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應對措施,成立“黨員應急突擊隊”,設立網上“惠企綠色通道”,實施“批量業務線上申請、服務資源線下統籌”,著重聚焦防疫部門、運輸企業的緊急需求,先后開動12輛“流動車管所、便民直通車”,深入“疾控中心、公交公司、重汽集團”開展主動登門、貼近服務39次,辦理牌證2814件。疫情期間,專門深入多家醫院,主動上門“獻關愛、送溫暖”服務7次,為醫護人員辦理業務553筆,受到中央、省市媒體廣泛報道和紛紛點贊。
推進“鈴聽心聲+警民互動”。主動加強與“12345”市民熱線的互通互聯,暢通“66712345”專線溝通渠道,成立“民意在線、鈴聽心聲”工作專班,全時在線解答業務咨詢,專業提供“預約辦”指導和“網上辦”指引。同時,每天研判群眾反映的服務堵點,匯集形成專項知識庫和專題話術,實時推送給市民熱線服務平臺,精準分流處置群眾關切問題,時刻跟蹤監督辦理進度,確?!熬€上辦事”走得通、辦得順。疫情期間,累計接聽電話咨詢15662人次,指導網辦業務5632件,群眾滿意率達99.69%,搭起了“暢聽民聲、化解民憂”的連心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全市車管工作人員以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奮斗姿態,堅定沖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定站在人民群眾身邊,生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充分彰顯出“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使命擔當。
責編: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