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高新區:智慧管理助力文明慢行

2022-05-09 15:45:00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5月7日,淄博高新區組織召開2022年高新區文明城市創建項目推進落實情況(第一批)新聞發布會。淄博高新區交警大隊交管科科長馬學獅就智慧管理,助力文明慢行,深化文明城市創展工作開展情況向社會發布。

馬學獅介紹,行人和非機動車等慢行交通是文明交通、文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以來,淄博高新區交警堅持科技增能、數據賦能,以智慧勤務推進智慧管理,實現文明與慢行同步,平安與暢通是相伴。

實戰引領 構建多維度視頻大數據融合網絡

淄博高新區交警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圍繞行人和非機動車等慢行交通管理需求,推動整合上下游、前后端的數據資源,加速數據匯聚,打通數據鏈路,整合梳理各類視頻資源9181路,建立起涵蓋3條國省道、10條主干道、33條次干道、50條支路、14條縣鄉道路的“兩層十二級雙封邊”視頻資源目錄樹,全面推進“情指勤督宣”一體化實戰運行機制。工作中,常態化利用前端高空鷹眼、高點球機、視頻監控、電子警察等94臺感知科技設施,建立了5條易擁堵路段、3條事故多發路段、4處商業綜合體以及重點企業、公園、學校、景區等不同場景的十二級視頻自動輪巡,通過“視頻+實兵”的勤務管理模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揮周邊警力進行快速、精準處置,確保道路交通的安全與暢通。

平臺支撐 提升慢行交通治理水平

面對行人和非機動車管理中,“沒帶身份證”“身份證號記不住”,這種不提供個人信息或提供虛假信息等情況,利用視頻大數據融合平臺精準分析研判,實施“人工抓拍—融合比對—軌跡印證—分類處置”等技戰法,嚴查嚴管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和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等慢行交通的各類違法行為和不文明交通現象,規范慢行交通秩序,倡導文明慢行。今年以來,借助科技平臺,確定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和不文明行為人身份信息27850起,其中闖紅燈2580起、逆行5467起、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4772起,其他不文明交通行為15031起。同時,為了提高全民交通素養,針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人,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采取短信精準推送個人、郵寄所在村居單位、推送給文明辦曝光、納入信用體系等新的提醒辦法和管理措施,提高處置精準度,提升執法震懾力。目前,依法處罰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6750人次,電話、短信告知15669人次,向社區、村居、企業推送交通違法臺帳5431人次。

數據賦能 提升慢行交通事故預防水平

今年,淄博高新區交警提出既要防住大事故,又要壓降涉及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小事故,實施交通事故精準防控。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非機動車在路口左轉彎時與機動車的事故多發,高新區交警精準探索出非機動車左轉二次過街,倡導非機動車在路口左轉彎時,走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與行人一樣不直接左轉彎,通過兩次直行過街,完成左轉,看似浪費時間,但減少了交通沖突點,保障了安全有序通行。針對機動車右轉彎盲區事故多發的問題,高新區將開展“守護右轉彎”行動,推行大型車輛“右轉停車讓行”,加強路口文明禮讓和安全行車的預警提示。

下一步,淄博高新區交警將在高新區工委、管委會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統一領導下,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堅持科學治理、依法治理,精準施策,全警發動、攻堅發力,結合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山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大力營造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文明交通形象,確保慢行交通治理有精度、有維度、有溫度,讓行人和非機動車等慢行交通出行更安全、更暢通、更文明。

原標題:《淄博高新區:智慧管理助力文明慢行

責編: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