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供應鏈:“鋼鐵駝隊”顯擔當

2022-05-10 19:00:00 來源:中國交通網 作者:華田

“經濟中的流通、經濟中的物流、經濟中的運輸,物流在社會經濟中的位置是無法替代的。”被稱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目前已成為國際郵件疏運的新通道,開始扮演“郵差”角色,為促進國際物流暢通、維護供應鏈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中歐、中亞班列正擴大為歐洲與中亞、東亞、東南亞的海陸聯運通道網絡,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消費市場,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貨運網絡樞紐。

作為“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標志,中歐貨運班列應該算是恢復經2000多年的亞歐非陸上通路,更是在近300年歐亞海上通路占優之后,再次提出海路的部分替代與連接,恢復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多式聯運網絡。它把陸路的各個國家地區連接起來,改變過去二、三百年它們封閉落后的處境。從地緣戰略角度來看,中歐班列對于全球的意義遠大于其在貨運領域的物流作用。

近年來,隨著中歐班列與國際陸港的逐漸發展延伸,越來越多依托貿易水平為發展基礎的產業逐漸向內陸轉移,跨境電商的物流基地向各地中歐班列開行城市的自貿區聚集。這對于中國與全球的貿易互動聯系意義深遠,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轉變,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是在中歐班列作用下的“內陸化貿易延伸”。內陸地區終于在自由貿易的帶動下,從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地緣位置的束縛,產業分工合作日益優化,不利發展條件的弊端逐漸掩埋,內陸地區也終于可以分享全球經濟紅利。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中歐班列的貨運樞紐地位密不可分。它也已經逐漸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

尤其是在肆虐全球的疫情背景下,大眾從最初對新冠肺炎病毒一無所知到率先取得全球戰“疫”階段性勝利,從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到基本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從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變化到生產生活秩序的穩步恢復,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有力、高效地促進了中歐及沿線國家的抗疫合作,是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摸索出的一條全民抗疫的有效路徑,不僅保障了國內社會經濟穩步發展,更成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可以說,中歐班列扛起重任,成為貫通中歐、中亞供應鏈的重要運輸方式,源源不斷為中歐、中亞輸送重要物資,架起了保護生命的橋梁。不僅讓沿途各國共享經濟紅利,也讓這條珍貴的“經濟帶”愈加繁榮。

回望過去,海上絲綢之路是歷史中的人們的被動選擇。展望未來,主動開拓的“中歐班列精神”將在嶄新的時代里重建“陸上絲綢之路”,讓這條道路與歷史中的“海上絲綢之路”交相輝映,演奏出一曲高山流水般的時代壯歌。“鋼鐵駝隊”身負時代重任,其在供應鏈優化、產業集聚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終將寫就美好未來。

責編: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