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身著“橄欖綠”,鐵骨錚錚、英姿颯爽。如今,他身著“警察藍”, 頭頂警徽、肩扛重任。面對新一輪來勢洶洶的疫情,他沖鋒在前,始終堅守“戰”役一線。他就是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麻沿中隊負責人劉濤,現年38歲,中共黨員。2002年至200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服役。2009年至今在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已從警12年。
甘肅新一輪疫情開始后,因為骨裂在縣醫院住院治療的劉濤,毅然決然出院,拄著拐杖義無反顧的返回工作崗位,投入到抗擊疫情的一線陣地上。此后的二十多天時間里,劉濤始終堅守在麻沿熊北監測點上。劉濤說:“徽縣麻沿河鎮作為入隴入徽的北大門,熊北疫情防控監測點更是掐斷病毒流入口的防線,我們要堅決守好徽縣的北大門。”
劉濤迎難而上,帶領他的戰友們24小時嚴防死守,奮戰在抗疫的最前沿,嚴格落實“不漏一車一人”的工作要求,對過往車輛、人員認真進行“兩碼兩證”的檢查,耐心解釋勸導,疏導交通。疫情防控剛開始,每天面對幾千輛車輛管控的繁重任務,他沒有退縮,拖著他的病腿一輛一輛檢查、一人一人核查,根本顧不上休息,路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他的戰友張海濤說:“路上一瘸一拐執勤的交警一看就是劉隊,我們很心疼劉隊,有時勸他休息我們堅守,劉隊一笑而過,說沒事,可以堅持”。
麻沿河鎮,作為徽縣海拔最高的鄉鎮,初冬的夜晚和清晨還是寒氣重、氣溫低。11月6日,徽縣轄區大幅降溫,麻沿地區飄起雪花。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熊北的監測點挪到了八盤山隧道口,劉濤帶領他的戰友們堅如磐石,堅守在低溫和風雪中,繼續嚴格落實著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民基層民警,劉濤處處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的行為影響和激發了麻沿交警中隊全體戰友的工作激情和斗志,人人沖鋒在前,個個敢打敢拼,筑起了疫情路面管控的堅強壁壘。
劉濤的家中,母親2000年因交通事故偏癱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兒子7歲剛上小學,女兒出生還不到3個月。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他將家里托付給父親和產后不到三個月的妻子。岳母看見劉濤家里的困難,心疼女兒,主動到劉濤家幫助照顧孩子、料理家務。
面對“大家“,劉濤無愧于胸前的黨徽、無愧于頭頂的警徽、無愧于身上的警服。面對“小家”,劉濤滿是愧疚。晚上工作稍微空閑一點的時間,接到電話上父親、妻子、兒子的噓寒問暖,讓他不要擔心家里,安心工作。聽到這些,一向“硬氣”的劉濤,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和愧疚,淚流滿面。有時害怕戰友看見,自己偷偷抹淚。
正是許許多多像他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鐵血戰士,用自己的默默堅守奉獻,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寧,以滿腔熱血鑄就了忠誠警魂和鐵肩擔當。
編輯:范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