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蔡家智慧新城成立二十周年。過去二十年間,北碚區始終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層層升級蛻變,將蔡家從一片百廢待興的機遇之地逐步成長為一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
如今,蔡家依托“兩城并進”“三區共融”的獨特優勢,已經成長為北碚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和發動機,地區開發建設已具規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城市價值不斷攀升,后續發展空間巨大。
引鳳筑巢 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巨大的LED屏幕上,一張張柱狀圖、餅狀圖、折線圖輪流顯現……屏幕上每隔幾秒就變化的數字和監控攝像頭同步傳遞的實時畫面,如同跳動的脈搏,展現著企業的勃勃生機。
這一幕出現在位于蔡家智慧新城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內。利用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打造的生產可視化系統,企業可實時掌握生產環節所有實時數據,讓各環節協同更加流暢。
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北碚區委宣傳部供圖
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占地178畝,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主要圍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轉型,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致力探索“生態圈+示范園+先行區”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實施路線,積極打造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
自2020年9月11日開園以來,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成功集聚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重慶分院、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國家工業大數據制造業創新中心三大平臺,引進徐工信息、忽米網、航天云網等3個雙跨平臺,吸引20余家互聯網行業領先企業落戶生態園。
在此基礎上,蔡家智慧新城促進工業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企業成功創建19個數字化車間、1個智能工廠,助力6400余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此外,重慶市數字經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重慶市工業互聯網培訓基地也相繼落地,并啟動“小網生態”建設試點,研制“小網生態”標準體系和工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效果評價體系
優化環境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在位于蔡家智慧新城的重慶長江造型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作著。今年年初,這家擁有29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為全國各地500多家鑄造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覆膜砂生產供應商成功上市,成為北碚區第4家上市民營企業。
重慶長江造型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蔡家智慧新城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蔡家智慧新城不斷深化改革,通過整合資源要素、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深練內功”,率先開展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培育具有“強磁吸力”的產業環境,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一批優秀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不斷涌現。
目前,蔡家智慧新城入駐工商實體企業600余家,民營企業占82%,產值占蔡家智慧新城工業總產值的70%,形成了汽摩、新材料、儀器儀表、高端裝備制造四大支柱產業,近三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達26.3%。
不僅如此,蔡家智慧新城還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深化“綿碚”合作,與綿陽經開區等簽訂合作協議;積極推動對外開放,依托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北碚板塊建設,建成投用自貿區總部基地,掛牌成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成功搭建國際文化產品及服務貿易等國際化綜合性服務平臺,累計注冊企業2800余家,注冊資金211億元。
交通先行 突破城市發展瓶頸
北碚輕軌6號線蔡家大橋。王飛攝
2021年9月29日零時,蔡家嘉陵江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水土新城大橋)、禮嘉嘉陵江大橋3座大橋同時通行,連接蔡家智慧新城與西部(重慶)科學城北碚園區的快速路二橫線西段的土主中梁山隧道正式通車(簡稱“三橋一隧”)。
“三橋一隧”的通車,串聯起了蔡家智慧新城與禮嘉、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水土新城等地產業發展功能空間的有機聯系,強化了與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國家級和市級平臺的良性互動發展,有效增進了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與兩江水土新城、仙桃數據谷、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北部產業板塊的聯動,將進一步推動在蔡家智慧新城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產業更快發展,并加快推動自貿區建設,提升蔡家開發開放水平。
近年來,蔡家智慧新城堅持交通先行,功能跟進,累計建成道路132公里,“七橋一軌”建成通車,“五橫六縱一環線”交通骨架基本成形,交通瓶頸有效破解,蔡家板塊與重慶核心城區的連接進一步加強,蔡家15-30分鐘的生活、工作圈層得到拓展,軌道交通6號線暢聯全城,一橫線、渝武、繞城等對外交通四通八達,距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華僑城歡樂谷項目僅一橋之隔,距江北國際機場15分鐘車程,距龍頭寺火車站2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形成了更為便捷的生活、工作圈。
城鄉融合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以前蔡家片區有大片的農村,家里煮飯都是燒煤氣罐,有時候還要出去撿柴回來燒。后來趕上城市建設,我們搬了新家,接通了天然氣,用上了自來水,居住條件變好了,比原來方便多了。”隨著蔡家智慧新城的城市建設進一步提速,燈塔村村民劉秀惠一家終于搬進了“城里”,住上了樓房。
值得一提的是,蔡家智慧新城積極融入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政策,推動農轉非人口納入城鎮養老保險。“社區工作人員給我介紹了相關政策,補繳養老保險。我現在能享受城鎮養老保險政策,每個月比原來多拿一千多塊錢呢。”劉秀惠說。
劉秀惠的生活改變不是個例,近年來,蔡家智慧新城著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在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狠抓民生改善。
如今,蔡家智慧新城已建成投用西南大學兩江實驗學校、兼善中學蔡家校區等3所中學和北碚區兩江小學、金興小學、蔡家小學等10所小學,義務教育發展實現全覆蓋;引進2家三甲綜合醫院、龍湖蔡家天街、融創鉑爾曼五星級酒店、中南大有境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和56個房地產項目,市民出行便捷度、商業成熟度、環境舒適度等宜居性指標都得到顯著提升。
北碚區蔡家智慧新城照片。秦廷富攝
此外,蔡家智慧新城還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和資源配置,加快社會公共信息資源整合與應用,推行一批智慧應用示范工程,逐步完善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智慧生活應用全民共享,城市運行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撫今追昔,蔡家智慧新城已走過了二十年歷程,一座嶄新的現代化新城在嘉陵江畔拔地而起。繼往開來,蔡家智慧新城圍繞生態人文、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城鄉融合“四篇文章”發布機會清單,廣邀全球投資者、企業和人才來到蔡家,共創更多個美好的“二十年”。
原標題:《蝶變!北碚蔡家智慧新城從機遇之地到現代化新城》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