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之“傳承與夢想” | 交警正能量故事展播(十五)

2022-10-20 09:15:00 來源:中國交通網 作者:焦艷 彭麗斯 湖北武漢交管局宣傳處

我出生那天,我的爺爺正在課堂上給警校學員們講授公安概論課,正好講到警察起源這一章,聯想到家里幾代從警,我就由此得名——彭麗斯,警察英文“police”的諧音,代表了警察之家的孩子。而后來我真的穿上警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有時候我想,人生就是這么出其不意而又理所當然,是那么的神秘莫測而又合情合理,莫非這名字有魔法,指引著我走向從警的道路?仔細推敲,這一切與其說是天意,不如說是環(huán)境使然,身在警察世家的我從小耳濡目染,“警察”兩字在我心中是有血有肉的鮮活生命,是小時候家里長輩講述的一個個故事,它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傳承!

爺爺的故事: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的交通管理——“以人為主”

記得爺爺跟我講過,他們當警察的時候,交通警察是很苦的職業(yè),那個時候交通管理工作主要就是靠“人”,沒有任何科技的輔助,路面環(huán)境也沒有現在這么好,主要交通工具為自行車,受技術的制約,執(zhí)法規(guī)范化是很難達到的。很多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更多是由執(zhí)法人員來自我裁定,比如酒駕檢測問題,沒有酒精測試儀,交警通過個人判斷來識別酒駕醉駕,這使得很多酒量好的司機逃過酒精監(jiān)測,增加交通事故發(fā)生隱患。但是即使再艱苦的環(huán)境,他們那代人用勤勞的雙手,吃得苦,能堅持,為后來的交通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民警給孩子們講“騎自行車時應注意什么?”

如果你要問我“警察的精神”是什么? 對于爺爺那一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警察,它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勤勞,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持,更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踏實與奉獻。

爸爸的故事:改革開放到十年前的交通管理工作——“以管為主”

民警給孩子們講“如何安全乘車?”

記得我小的時候,爸爸在派出所工作,那個時候正值各項法律慢慢建立,法規(guī)逐漸規(guī)范的時期,警察的工作主要以管理和處罰為主。在那個資訊不發(fā)達的年代,沒有微信等新媒體,用宣傳展板給孩子們講交通安全知識,走上街發(fā)傳單是最具影響力的宣傳手段之一,到我參警時候,也就是十年前,交通管理工作變得更先進了些,路面有了相對完善的交通設施、標志標線,交通警察也配備了諸如執(zhí)法記錄儀,酒精測試儀等管理裝備,各項法律也逐漸健全,整個交通管理依然還是以“管”為主,那個時候如果跟群眾聊天,提起交通警察,群眾的固有印象一定是:貼單、罰款和站崗。

如果你要問我“警察的精神”是什么?在我們的父輩以及我們初參警時候,交警作為執(zhí)法者,是“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整體工作“以道為常,以法為本,以管為主”。

我的故事:現在的交通管理——“以服代管”

工作十年,我見證了交通飛速發(fā)展的十年,如果說在過去,交通管理主要是“管”,而現在,交通管理逐漸向“服務”轉變,這更加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從一種相對落后的管理與處罰形象到正面的服務與宣傳形象的轉變,是新時期交通管理工作的必要選擇和必由之路。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也為了更好滿足現代社會和群眾對于警察工作的要求,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不停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做到活學活用,更好地服務群眾。在工作中我意識到從思想層面去培養(yǎng)人們的交通安全習慣比糾正違章、處置事故更重要,于是我打造了一個交通安全的宣傳品牌——“麗斯課堂” ,定期在武漢市各中小學、各企事業(yè)團體開展交通安全課,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新模式,傳遞出行正能量。

于是,“麗斯課堂”走進各個中小學校園中用不同形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武漢市七一中學上演一場“穿越古今話交通”的情景劇,我作為編劇、導演和旁白解說,帶領學生們演繹穿越情景劇,整個學校的師生觀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古今交通史,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在武漢市第二初級中學,我們將一輛公交車開進校園,開展一場關于乘坐公交車安全事項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并讓學生自己坐上駕駛位體驗司機的視角,了解盲區(qū)產生的原理,學習如何規(guī)避風險,減少事故發(fā)生。

在實驗博雅小學,我們結合冬運會,將“冰墩墩”和“雪容融”請進校園,開展《助力冬奧會 平安逐夢行》的冬奧會主題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以冬奧會的運動精神、運動規(guī)則、運動保護對應交通安全事項,設置“交通安全熱身操”、“搶奪安全島”冰壺游戲、“平衡力游戲”等運動游戲,打開孩子們的“感官通道”,讓大家對交通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我們走進重點車輛單位、有車企事業(yè)單位,多頭并進合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武漢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帶領公交車駕駛員走進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中心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聯合有車單位,響應疫情期間不聚集號召,開展線下小會議室授課,線上“云教學”模式,以點及面,做到單位全覆蓋的交通安全宣傳與教學活動。

我們走上街道,帶領美團外賣送餐員體驗交警工作,參與電動車違法行為的現場糾章,轉換角度和身份之后,外賣員們“大義滅親”將違章的“自家兄弟”(其他外賣送餐員)揪出來進行說服教育,經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外賣員的安全意識。

我們走進社區(qū),開展普法宣傳,現場指導大家如何正確佩戴頭盔、使用安全帶,播放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視頻并進行講解,發(fā)放交通安全宣傳單,“一盔一帶倡議書”。

你要問我新時期的警察精神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用科技解放生產力,優(yōu)化發(fā)展減少人力,是用服務代替管理,用宣傳代替處罰,就象我的“麗斯課堂”,一方面?zhèn)鞒星拜厒兊某钥嗄蛣诘木褚约昂玫墓芾矸绞剑硪环矫嬗脥湫碌男问剑路f的模式,獨特的視角,傳播正能量,更好的服務群眾。

城市在變,道路在變,一代代交通警察愿城市暢通的心卻不變,生活質量的改變也在改變和考驗著我們的工作方式,從三尺崗亭到立體交通,從“拉繩過馬路”到“智慧斑馬線”,從人力判罰到大數據研判、從傳統(tǒng)宣傳到新媒體宣傳,新一代的交通警察一直努力傳承夢想,創(chuàng)新宣傳新模式,守護平安傳遞出行正能量,愿用我們的不懈努力,換群眾的現世安穩(wěn)。未來,我們將沿著先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