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重慶投資集團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土建工程總承包部承建的15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8公里,有4站、5區間、1出入段線、1變電所及全線鋪軌工程,施工形式包括暗挖車站、明挖車站、暗挖區間、TBM區間,設計速度140km/h。項目總投資53.7億元。
該項目工程具有“五大、四長、二高”的特點。五大:斷面大、坡度大、跨徑大、涌水量大、涉鐵施工難度大;四長:鉆爆法施工中梁山隧道長、廖家溪專用大橋長、TBM獨頭掘進施工距離長,采空區施工范圍長;二高:廖家溪專用大橋主墩72米高、技術環保要求高。
針對項目“五大、四長、二高”的特點,自開工以來,總承包部堅持技術先行,結合現場實際,不斷優化施工技術方案,攻克和解決施工中各種施工技術難題,提高了工效,加快施工進度,節省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廖家溪軌道專用橋是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控制性工程,跨越嘉陵江,其中P1、P2主墩位于水中,基礎及墩柱施工作業平臺原設計為鋼圍堰,根據嘉陵江水文地質情況,周邊環境及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總承包部要求17標項目部利用嘉陵江枯水季有利時機施工,項目技術人員對圍堰形式進行變更優化,采用筑島圍堰進行施工,施工簡單、快捷,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提高了工效,2022年6月底前將水下部分基礎及墩柱施工標高至195.73米,高出重慶嘉陵江20年一遇洪水位192.63米,工期提前約12個月。
指揮長李兵(左2)、黨工委書記王向平(左1)、副指揮長陳華富(左3)與17標項目部領導在研究廖家溪專用橋施工方案
中梁山隧道為全線重難點工程,隧道長4944米,13次穿越富水區、5次穿越鐵路、3次穿越采空區、3次穿越巖溶區、2次穿越破碎帶、1次穿越斷層。16標項目部在技術方案上求突破,采取有效技術控制措施,做好超前地質預報,超前鉆孔、加深炮孔、TSP等方式,探明前方地質及水文情況;優化設計,采用順坡施工,隧遒掘進采用短進尺、弱爆破開挖,施工中嚴格監控量測,確保了工程施工在艱難中穩步順利推進。
總承包部指揮長李兵(右二)、16標項目部經理曹元均(右一)向重慶交通開投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方宇(左二)一行介紹中梁山隧道進口采用水壓爆破施工方法
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對中梁山隧道施組方案進行優化,隧道出口增加施工通道,避開8條下穿鐵路手續辦理時間,隧道開挖采用移動站橋、移動模板臺車等自動化機械施工,減少施工工序轉換時間,工期提前6個月以上。
禮學路-金山寺-歡樂谷-九曲河東站,盾構施工距離長5990米,最大坡度4.4%,最少轉彎半徑600米, 上跨地鐵6號線,下穿既有軌道21線、渝武高速公路、凱源天燃氣管道、廖家山隧道、兩江新宸住宅小區、協星都會地下車庫等。18標項目部動腦筋,想辦法,訂措施,嚴控制,做好TBM設備選型,并針對設計其適應最大坡度4.4%,最少轉彎半徑600米施工掘進。優化洞內運輸方案,采用有軌運輸和皮帶運輸相結合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月進尺可從200m提高至300m,還設計洞內超前注漿,TBM在過不良地層時在洞內對前面地層進行超前加固,既保證施工安全。又節約工期約10個月。
為降本增效,總承包部從實際出發,對設備投入數量進行合理優化,18標管段盾構區間原計劃需投入4臺盾構機,經過優化減少2臺盾構機,既能滿足工期進度需要,又節省了成本。
“施工技術方案是項目工程進度、安全、質量、創效的重要保證,總承包部對每項工程施工都牽頭組織對方案的編制,評審,優化,使方案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科學性,為工程施工提供了指導和保障作用,確保了工程施工安全優質高效推進,工期節點目標順利實現。”總承包部指揮長李兵欣慰地說道。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