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無線充電、臉碼互通…深圳智慧地鐵6號線支線打造出行新體驗

2022-11-23 15:13:00 來源:深圳晚報

本月底,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即將開通。線路起自光明區6號線光明站,止于深莞邊界,設光明、圳美、中大、深理工4站4區間,并與6號線實現換乘,進一步助推光明區高質量發展,對促進深化深莞一體化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深晚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該線路集合智慧出行、智慧服務、智慧建造等多項特點,給市民搭乘帶來新體驗。

智能服務創高效,入站搭乘迎來“新體驗”

地鐵6號線支線實現了智慧化的管理和運營,為乘客的出行提升便捷度,以AFC系統為例,通過“深圳市地鐵乘車碼&臉碼互通”兩大黑科技,推進閘機“變身”。據了解,全線所有車站閘機均增設了人臉識別功能并實現了臉碼互通,乘客可以體驗秒過地鐵閘機的高效便捷。

此外,車站還引入自研AI虛擬智慧客服技術,打造智能客服中心,實現車站服務的自助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無論是出行問詢、線路換乘,還是票務辦理,乘客均可在客服中心智能系統的引導下,通過人機互動,獲得更為高效的自助式服務。不僅如此,智能客服中心還提供了多語種服務,可滿足乘客多樣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地鐵6號線支線列車設置了電子產品充電區域,車廂內配有USB插口及無線充電區,可以為乘客提供手機充電服務,解鎖乘車“新體驗”,進一步提升出行體驗。

自動化水平再提升,高效出行又添“新保障”

深晚記者從深圳地鐵了解到,6號線支線設計時速達120公里/時,從光明站一線直達深莞邊界,線路全長6.13公里,不到7分鐘即可實現從光明到臨莞邊界。

除了快速、便捷,6號線支線采用了GOA4級最高等級全自動運行系統,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車輛具備自動化運營、自主化決策、故障自診斷、事件及時預警等功能,不僅能有效提升運營安全性、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組織靈活性,還優化了人力資源配置,減輕運營人員的勞動強度。

據介紹,地鐵6號線支線列車裝備了一體化列車綜合檢測系統,包含走行部檢測、障礙物探測以及網軌隧綜合檢測等功能。車輛網軌隧綜合檢測系統能夠綜合弓網、軌道、隧道的數據進行數據融合分析,有效支持車輛日檢作業,提高檢修工作效率。

“智能”建造破難題

在地鐵6號線支線提供智慧出行、智慧服務的背后,是前期多項“智能”建造技術的支撐。

深圳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20公里/時的全自動運行車輛設計難度高、子系統復雜,在時間短、工程緊的情況下,團隊克服困難,順利實現首列車如期交付。”

在軌道施工過程中,實現多次創新技術攻堅克難。據介紹,在中深區間的施工過程中,區間隧道與公常路隧道并行施工,隧道之間部分距離較窄,地質條件復雜,挖掘難度較大,技術團隊采取了改良創新刀具、優化掘進參數等各種方面,在安全的基礎上,最終使隧道如期貫通。

此外,6號線支線全線采用BIM輔助設計,有效避免因各系統相互牽制導致的重復施工。在原有BIM技術基礎上,研發了一整套BIM正向設計及效率提升插件,提升BIM模型使用效率、實現降本增效,為后續更好建設地鐵、服務城市留下了寶貴經驗。

全新升級的AFC系統、高效便捷的AI技術、GOA4級全自動運行系統……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匯集多項智能建造技術,加速了城市智慧地鐵建設與升級,向未來智慧地鐵人、物、車、站一體化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場景智能系統建設邁出堅實一步,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化新發展。

原標題:《無人駕駛、無線充電、臉碼互通…智慧地鐵6號線支線打造出行新體驗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