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的幾場秋雨,幾縷柔風,便給晚秋著了色。
鎮寧縣沙子鄉樂紀村村民送走了難耐的酷熱,享受著晚秋的寥廓與精致。老婦人們坐在家門外陽光中取暖,孩童們在屋門前嬉戲打鬧;潔白的流云,飄忽起伏,柔美且熱烈,放射下的青影在樂紀橋上縹緲移過。嶄新的橋面鋪裝,堅實的混凝土護欄,讓樂紀村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個秋天的殷實。
“以前,只要一下雨,樂紀橋周邊民房和近600畝的農田、樂紀小學會被水淹,阻礙路段近200米無法通行,學生無法上學,莊稼收成少之又少,今年橋修好了,水暢通了,各方面都不用擔心了。” 就在樂紀橋危橋改造工程竣工驗收、迎來正式通車當天,沙子鄉樂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勇告訴筆者,今年村民的“煩惱”得以解決,不僅出行方便,學生正常上學,莊稼也能有個好收成。
樂紀橋位于貴州省鎮寧縣國道354線1652.1公里處,屬安順公路管理局管養,該橋始建于1969年,橋梁全長14.6米,橋面寬8米,采用泥結碎石橋面鋪裝,下部結構采用重力式墩臺,擴大基礎,上部結構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是連接附近鄉鎮的交通要道,是前往鎮寧縣城和沙子鎮的必經之路。因運營時間較長,過水斷面無法滿足排洪要求,且經技術評定為四類危橋,存在安全隱患。
為全面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改善周邊農田、居民樓及學校經常遭遇水淹的情況,進一步促進沿線地區經濟往來,安順公路管理局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將該橋作為危橋改造工程重點推進,同時,該項改造工程被列為2022年貴州省十大民生工程和安順市重點民生工程,需拆除重建。
拆除重建,橋梁需要封閉施工,這給工程推進帶來一定難度。安順公路管理局堅持將群眾安全出行放在首位,在原樂紀橋左側搭建鋼便橋、便道,解決涉及施工路段的百姓出行問題,并每日安排專人負責鋼便橋通行安全。
群眾出行得以保障,安順公路管理局便緊鑼密鼓推進該橋改造建設事宜。樂紀橋危橋改造工程工期緊、任務重,項目建設前期涉及征地拆遷、手續辦理等;項目建設攻堅階段正值汛期,作業難度大;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項目建設繼續的原材料無法進場,且專業技術人員無法到場指導,諸多不利因素,使樂紀橋施工面臨巨大壓力。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安順公路管理局直面挑戰,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建項目業主辦,認真梳理細化施工方案,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對接鎮寧縣交通運輸局、水務局及鄉政府,提前完成征地拆遷工作,保障項目順利開工;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對施工人員做好測溫、驗碼、消毒等防控舉措,同時實行錯峰管理,盡量減少人員聚集,原材料進場實行材料全面消毒,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為最大限度確保項目如期推進,安順公路管理局養護工程融入大量信息化管理新技術,養護作業期間,利用信息化系統對貨料信息及時記錄,實現養護作業現場與供料方信息互聯互通,有效減少溝通成本,并對相關數據實時分析,動態生成統計報表直接計算出用料總量,實時跟蹤掌握貨料情況;在施工現場安裝高清攝像頭,利用遠程監控、騰訊會議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技術指導,第一時間掌握項目進度和實時動態,實時監管項目施工現場,有效制止施工現場的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和違規作業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安全生產隱患,確保安全質量“無死角”,既加快了項目工程進度,也加強了質量安全管理;嚴格監管的同時,安順公路管理局同樣作為被監督方接受百姓在安全、環境、質量方面的全方位監督,確保建成人民群眾切實滿意的民心工程。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項目施工,安全是根本。安順公路管理局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避開河流水位上漲時段,搶抓晴好天氣,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施工進度,同時結合應急演練,講事例、講對策,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加強圍欄防護,并安裝視頻監控施工現場,避免當地群眾誤入施工現場,造成安全隱患。項目工期正值汛期,樂紀河水流量激增,在0#橋臺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因連續降雨,橋臺邊坡垮塌;1#、2#墩柱鋼筋籠安裝及模板安裝時,因河流水位上漲,導致墩柱無法正常施工,安順公路管理局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召開現場交流會,共商對策,研究可行施工方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工程變更程序,確保問題得到解決,程序符合規范。在“四新”技術應用上,采用的高韌機制砂C70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材料,實現了橋梁結構輕量化、橋梁功能復原化,大大降低混凝土橋梁新建及加固結構體系的生產、施工和運營成本,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本次施工工藝也是貴州省范圍內第一次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全橋一次性澆筑,為山區橋梁設計和施工提供了新工藝、新思路。
經過7個多月的施工,樂紀橋以全新的姿態橫跨樂紀河上,至此,樂紀橋徹底擺脫“水下橋”的歷史,從一座危舊橋變成了鄉村振興的“安心橋”,改善了周邊農田、居民樓及學校經常遭遇水淹的情況,全面提升了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沿線地區經濟往來,助力安順富美鄉村建設。
新樂紀橋長49米,設計橋孔跨徑為 3×13米現澆連續空心板梁,上部結構采用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下部結構采用U型橋臺,橋墩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橋臺采用擴大基礎;橋寬11.95米,橋面增設人行道、護欄,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清理河道、修筑擋墻600余米;河道兩側增設景觀防木安全欄桿,栽種綠植,保障安全的同時也播撒綠色的希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
“下雨天晚上終于敢睡著了!”住在橋頭的盧廷華激動地說,以前每到汛期,住在河邊的居民都不敢睡覺,“河水太猛了,半夜起來鏟水是常有的事,心底怕呀!”他左手連連撫平胸脯,說著“洪水如猛獸真的一點都不過分?!彼募揖o挨著橋頭,新橋建成前后的變化自然他是最具發言權的,“現在好了,新橋加長加寬,河道通暢,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當然,說到樂紀橋帶來的改變,樂紀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感受最深。“以前只要一到下雨天,一樓的教學樓會被水淹,學生不能正常上課,影響教學進度,更是不安全?!?樂紀小學的任教老師韋昌南說道,住在橋對面的學生,下雨天根本無法正常上學,“但是自從橋修好以后,就算下雨天,學生也能安安心心上學了,學生安全上學,家長、老師更是安心!”。
“以前一到下雨天,這里的橋就被水淹了,需要繞道才能將水果運出去,距離長,時間也長,水果腐爛,全砸手里了,我們都不愿意來這里收購,現在好了,‘水下橋’變‘水上橋’了,安心!” 水果收購商王剛說道。樂紀橋周邊有俗稱“五朵金花”的“鎮寧櫻桃”“鎮寧蜂糖李”、火龍果、百香果、芒果等精品水果,樂紀橋的建成通車,無疑讓這些水果運輸更加暢通,更快地運往全國各地,解決了民生問題,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樂紀橋。而它,依然還是那名叫 “樂紀”的橋,橋上通行的依然還是那些司機、學生、農戶,一切都沒有變,但一切又好像都變了。
是的,它變了。它變得寬敞了,變得精神抖擻、神采奕奕了,變得讓人民群眾安心了。而它,樂紀橋,至此便挺起堅強有力的胸膛、張開雙臂,擁抱每一個向它走來的人,微笑著護他們一路平安!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