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棗莊市車管所在辦理車輛報廢業務時,發現非法中介武某以5500元價格偽造滅失證明,騙取注銷登記。經查證,武某、皇某、褚某非法中介團伙偽造文書,獲利32萬余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近年來,隨著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縱深推進,交管業務窗口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但個別地方公安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擾民、內外勾結謀取私利等問題仍然存在。為進一步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扎實推進交警隊伍執法規范化建設,長效打擊公安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擾民頑疾,整治內外勾結謀取私利等問題,山東公安交管部門自10月25日至今年年底,在全省開展公安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全力凈化為民服務環境,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部署 營造高壓嚴管態勢
交管窗口非法中介違法行為,擾亂辦公秩序,損害辦事群眾合法權益,影響公安交管部門形象和執法公信力,必須全力清除。山東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專門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全省實際,研討部署整治工作方向重點,強化多部門協調溝通機制,多措并舉、高壓嚴管,全力開展非法中介集中整治,維持良好工作秩序。
根據《全省公安交管業務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本次整治范圍包括全省各級車輛管理所、機動車登記服務站、機動車檢驗機構、交通違法處理窗口。重點整治上述場所周邊、院內以及服務大廳、服務窗口非法中介人員追逐攔截群眾及車輛、編造謊言欺騙群眾、組織買分賣分、偽造或者使用偽造國家機關印章和票據等行為,嚴厲查處內外勾結違規辦理業務、違規收費等行為,集中查處一批非法中介機構和人員,形成嚴管嚴查態勢。全省各市設置公開舉報電話,強化社會監督,同時每月至少開展2次打擊非法中介統一行動,嚴打嚴查非法中介違法行為。
強措施 聚焦重點場所突出問題
全省各級公安交管部門聚焦“四類重點場所”突出問題,堅持標本兼治,靶向推進,堅決清除非法中介頑瘴痼疾,有力遏制違法違紀問題發生。打擊非法中介行為。聯合治安、刑偵、網安、法制、派出所等警種,會同商務、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部門,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對短視頻中非法中介廣告、車管所周邊門頭房違規廣告進行集中打擊清理,同時嚴厲打擊非法中介人員追逐攔截群眾及車輛、擾亂機動車登記秩序、編造謊言欺騙群眾、組織買分賣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等行為。
規范辦公辦事場所秩序。嚴格落實業務大廳值日警官制度,嚴格值日警官對非法中介巡查監管責任,加強對登記服務站的監督管理責任,強化對重點窗口人員監管,嚴禁非法中介進入辦公場所擾民,維護良好辦事秩序。嚴格落實“人證一致”要求,全面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嚴防非法中介渾水摸魚、欺騙群眾。
全面優化服務流程。推廣應用交管“12123”APP,引導群眾交管業務“網上辦、掌上辦”。統一業務大廳標志標識和各功能區域設置,落實一窗辦、延時辦、一次性告知,提高服務效能。落實警務公開,簡化辦事流程,推行預約檢驗、智能導辦,通過科技手段減少非法中介活動空間,規避非法中介蒙蔽風險。開展異常數據核查。對車管所、登記服務站等業務大廳和窗口實現音視頻監管,專人動態巡查,進行代理人員異常數據核查預警,找準薄弱環節、重點隱患,精準查處打擊。日前,濰坊市縣兩級車管部門對同一機動車轉移轉讓登記5次以上的機動車業務數據進行了專項分析,發現涉及15輛車,129筆業務,遂對存在非法中介嫌疑的4家登記服務站作出停業整頓處理。
強宣傳 擠壓非法中介生存空間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一群‘妖怪’,就是我們俗稱的‘黃牛’或‘黃牛黨’,比如‘車蟲子’‘車托兒’......”近日,濟南車管所在微信公眾號制作推出的“黃牛哪里跑?請吃俺老猴一棒”打擊非法中介小視頻深受群眾歡迎,點擊量極高,為集中整治營造了濃厚氛圍。
為擴大非法中介集中整治的社會影響力,各地紛紛創新宣傳舉措,聚焦宣傳矩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制作推出宣傳視頻,在車管所、交通違法處理大廳窗口及登記服務站、檢驗機構、考場等場所,通過條幅、海報、音視頻播報等多種形式,向辦事群眾宣傳非法中介的危害性和打擊“非法中介”的重要性,解讀辦理車駕管業務的各種途徑,引導群眾拒絕非法中介代辦,并定期通過電視、廣播電臺、網絡、微信等媒介集中曝光非法中介欺騙群眾典型案例,幫助社會群眾了解“黃牛”真面目。同時,各地通過成立訪查中心、研發建立回訪移動云平臺和數據分析平臺、對車駕管業務進行全面訪查,協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為群眾提供免費公交擺渡服務、解決辦事群眾交通不便問題等,助力提高打擊精準性,壓縮非法中介生存空間。
集中整治開展1個多月以來,全省共開展統一行動46次,行政警告、罰款138人,行政拘留15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7人,教育、驅離非法中介嫌疑人員629人,警告、取締商家攤位188處,停業整頓檢驗機構12家,停業整頓登記服務站8家,注銷違規短視頻賬號25個,取締違規廣告622處,業務回訪7800余次,業務抽查2.3萬余次,窗口單位服務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