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一程,晝一程,星月輪轉,倏忽間,濃郁的年味兒彌漫在中華大地。在外的游子如同候鳥般潮汐式地大遷徙不斷輪回。這是一段交織著向往與焦慮、幸福與艱辛的旅程……天南海北的人們,費盡曲折繁復,只為回到那個叫“家”的地方。
有人說,春運是中國社會“在路上”的集體記憶,也有人把春運戲稱為全中國人民的春季運動會。它不僅僅是運輸奇跡,更是觀察年度變化的窗口。每一次春運,都牽動著數(shù)億中國人的心,儼然是一場嚴峻的“大考”。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時光洗禮后,春運已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出行方式開始多元化,全國各地交通運輸環(huán)境也從根本上有了質(zhì)的飛躍。從卡式車票到電子車票,從普快到動車,再到高鐵,鐵路在風雨兼程中快速發(fā)展。而在公路運輸領域,阡陌縱橫的高速公路網(wǎng),長途大巴車頻頻增加車次,家庭小汽車也逐年增多,大大緩解了曾經(jīng)春運路上“一票難求”“有家難回”的緊張局面。
值班人員通過路網(wǎng)監(jiān)測平臺監(jiān)測道路通行狀況
時光荏苒,歲月更迭,變化的是時空,不變的是交通人不忘初心的情懷和使命。為了春運平安有序,“堅守”“付出”依然是交通人亙古不變的主題。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春運”這個詞在每個人眼中也是不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職業(yè)偏愛,有的人眼里是藍色,有的人眼里是綠色。作為一名公路人,在我的眼里,春運就是一種靚麗暖心的橘色,照亮出行人那回家的路。歲末年初,回家的腳步匆忙,一場又一場接踵而至的大雪鋪滿了隴原大地,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作為春運路上的一分子,公路人卻屢屢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逆風而行,感受別樣的年味,努力奔跑在“交通強國”的追夢路上,全力保障群眾平安出行,在春運的大舞臺上詮釋“小人物”的奉獻與精彩,成為寒冬中另外一道美麗的風景,讓返鄉(xiāng)回家之路更加安全暢通。我第一次對春運有概念,那是20多年前去上海求學的時候,從當初擁擠的綠皮車到如今風馳電掣的高鐵,蘭州到上海的出行時間從36小時縮短到20小時,變化不言而喻,但那些年的經(jīng)歷讓我刻骨銘心。瘦弱的我擠在人群里,車廂里面根本下不去腳,車廂過道上、廁所里甚至座位下邊都是人,沒有腳踩的地方,站得人腿酸腳麻,撐不住的時候就擠在人群中背包上坐一會兒,站著,依著,等待座位,個中辛酸滋味難以言說。最痛苦最艱難的一次,我從蘭州一路站到了寶雞,整整熬了16個小時才盼來座位。97年畢業(yè)后,我與公路莫名結緣,因此對春運有了新的關注和認識,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體會。身為公路人,我們身后是縱橫交錯的道路,每一條都通往每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群眾平安出行的安全防線。因此我們不敢退,更不能退,而是堅守在風雪路上,加班加點持續(xù)作戰(zhàn),用橘色的光芒照亮游子回家的路。數(shù)九寒天,雪花飛舞,寒風呼嘯,別人匆匆往家里趕,公路人卻一刻也不敢松懈,以“雪”為令,浴“雪”奮戰(zhàn),迎接一輪又一輪的防滑保暢攻堅戰(zhàn),用滿腔的熱情將冰雪融化,盡心竭力保障公路安全暢通。“預計明后兩天將迎來強降雪天氣,請各單位提前做好除雪保暢準備……”每每收到這樣的氣象預警信息后,我的同事們就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將防滑砂、融雪劑裝上車輛整裝待發(fā),人員、機械枕戈待旦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以便降雪后第一時間趕往路上,撒布防滑砂和融雪劑。待天氣放晴冰雪融化后,又將路面上的防滑砂清掃回收,保持干凈整潔的路容路貌。
1月23日(大年初二),臨夏公路人在S106線甘青界防滑保暢
20多年來,經(jīng)歷的春運小插曲數(shù)不勝數(shù),最難忘的是那些大雪紛飛的日子,感動我的也依然是那風雪中堅守的身影。2022年春運時防滑的經(jīng)歷還在我眼前歷歷在目。大年初五夜間,寒風咆哮著,蠻橫地抓亂行人的頭發(fā),針一般地刺著肌膚,如鹽似珠的雪花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密密麻麻飄落下來。初六早上五點半,我早早出門。站在路燈下候車,冰冷的空氣中飄著雪花,街道上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工作群里雪情消息叮當響個不停。六點到了單位,天還黑著,院內(nèi)已是燈火通明,說話聲、車輛發(fā)動聲、鐵鍬聲不絕于耳。聽聞段長五點多就已經(jīng)到路上出去巡路了,查看管養(yǎng)路段的降雪情況,六點就已經(jīng)在工作群里反饋了重要路段的雪情,吹響了防滑保暢“沖鋒號”,一個個橘色身影閃耀在各個路段……我奔跑在路上,一次次按下相機快門,用鏡頭記錄公路人奮戰(zhàn)的靚影,不一會兒手腳就凍得沒有了知覺。許是身單力薄缺少鍛煉,撒防滑料的時候,沒一會兒又大汗淋漓了。一天下來,我累得直不起腰來。別說撒防滑料了,感覺路都走不動了。沿途遇到車輛打滑,大家不忘上前搭把手,讓愛的暖流在延綿不斷的公路上持續(xù)涌動!
春節(jié)期間出動機械在康臨高速清理路面積雪
2023年這個小年夜,身邊無數(shù)的公路人又徹夜重復著這樣的故事。今夜,注定是個風雪不眠夜。深夜,腦海中滿是鏖戰(zhàn)在風雪路上不眠不休的公路人,我坐在電腦桌前,想為我可敬可愛的戰(zhàn)友們寫點什么。這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你們才是最美的風景,是平安春運路上最可愛的人。
熙熙攘攘的春運大潮中,公路人渺小得猶如一粒沙子,卻以這樣的堅守和付出成全著萬家團圓,詮釋著“開路先鋒”的使命職責,將“八棵樹精神”書寫在這冰天雪地里,皚皚白雪中的橘色成為春運路上“別樣的風景”。也正因有了千千萬萬沙粒一樣的公路人,才鋪就了春運公路大道的坦途,春運也因這些“小人物”的堅守而精彩。“辛苦了”“謝謝你們”!一道道感激的目光、一句句衷心的謝語和一個個豎起的大拇指,就是對公路人最好的肯定。
1月24日(大年初三),臨夏公路人在G568線臨夏縣段防滑作業(yè)
春節(jié)假期接近尾聲,許多走親訪友和外出務工的人員開始返程,公路人利用各種媒介及時向公眾發(fā)布春節(jié)返程出行提示信息和路網(wǎng)運行情況,立足未堵先疏、小堵早疏,實現(xiàn)提前發(fā)現(xiàn)、提早干預,及早排堵保暢,為廣大群眾節(jié)日出行提供科學參考,引導群眾錯峰合理出行。同時,積極清理、撿拾路面和路肩垃圾、雜物,每一份付出的背后,目的是讓群眾的出行更加舒心安心。
時光在變,初心不變。春運在一代代交通人的不斷接力之中,一路向前,讓游子的回家之路越來越順暢、舒適,春運故事仍年復一年地延續(xù)和重演。到底是什么,讓人們不辭辛勞跨越萬水千山,投入到這大遷徙中?或許“家”就是我們心中的最溫暖的答案。
原標題:《公路人的春運》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