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列”載著夢想奔向未來

2021-06-07 13:5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6月6日9時45分,嫩林鐵路大楊樹站站臺上,425名考生及其家長在測溫、掃碼后登上K5117次“共青團號”高考專列,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鄂倫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鎮參加高考。

迄今為止,這趟高考專列已經連續運營了19個年頭,是全國唯一一趟高考專列,被當地考生稱為“夢想專列”。2021年的夏日,這趟和今年考生同齡的“高考專列”再次如約啟航。

民生無小事,事事有回應,這是一份溫暖守護。高考,作為人生青春路上重要的一個路口,事關萬千家庭,關系無數考生前途命運。而大楊樹鎮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是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等少數民族聚集地,由于高考考點設置在旗(縣)所在地,高考專列開行前,大楊樹鎮的考生每年都要換乘客車、火車,輾轉兩天才能到達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鎮參加高考,出行極為不便。聚焦考生出行難問題,哈爾濱鐵路局“高考專列”應時而生。今年,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哈爾濱鐵路局更是從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角度出發,提前安排車體,編組車況優質的空調車臨時組成“高考專列”,為高考護航,助力學子們走出大山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汽笛聲聲響,暖暖民生情,這是一份責任擔當。高考專列開行,涉及臨時重組車輛、單程空載等問題,投入成本高,而與之不對等的是收入少。表面上看這個實屬虧本“買賣”,但實際上從國家百年樹人的意義來說,是“賺”了,小之一個地區、大到一個國家,人口素質的高低,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也是“高考專列”連續19年風雨兼程的根本原因所在。至今,“高考專列”往返送運考生及家長達3.4萬人次,有7000多名畢業生考上廈門大學、內蒙古大學等高校,很多畢業生又返回了小鎮,用所學的知識支援家鄉建設。“高考專列”的永動模式背后承載著的是鐵路部門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這是一份為民情懷。交通發展惠及民生福祉,關乎個體的切身利益。與此,再放大觀察的鏡頭,我們發現,鐵路部門以人民為中心、以運力需求為導向,為民開行的還有“務工專列”“春運專列”“旅游專列”等,這些民生列車雖然服務方式和服務受眾有所不同,但是背后那份為民初心始終不變。今天,“坐著火車出行”正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方式。可以說,鐵路實力“圈粉”,與其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初心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