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甘肅省確定的“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近日,蘭州公安結合實際出臺12項措施,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為此,蘭州交警在近期的工作中,采取既保暢通又方便群眾、既規范執勤又柔性執法的舉措,受到市民的認可。
記者了解到,蘭州公安出臺12項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中,其中最受市民關注的是優化重點區域停車管理、積極推行包容審慎執法這兩條。
優化重點區域停車管理中,要求相關部門在主要餐飲聚集區、飯店周邊,設置午餐、晚餐臨時停車位,解決用餐高峰時期停車難問題,滿足餐飲消費需求。早、中、晚就餐時間段,對違停車輛先提醒,在規定時間內駛離的,不予處罰。合理規劃重點商圈臨時停車位,增加消費高峰時段車位有效供給。
推行包容審慎執法的措施中,要求執法部門全面推行行政柔性執法,依法落實行政處罰“首違不罰”規定,推動提高全民遵法守法意識。
溫情執法
違停車輛先提醒不處罰
5月26日中午,正值午餐時段,記者在甘南路上看到,在幾家餐飲店門前,有幾輛轎車停放在禁停路段。兩名執勤交警經過后,立即喊話路邊停放的車輛。這時一名提著午餐的駕駛員急忙從餐館走出:“不好意思,周邊的停車場都沒有停車位了,只好停放在路邊。”這名駕駛員向執勤交警解釋道。由于這位駕駛員購買午餐不到10分鐘,執勤交警只是對這位駕駛員進行提醒,并未進行處罰。隨后,停放在路邊的幾輛車的駕駛員也相繼出來,交警對他們進行提醒后都予以放行。
蘭州交警支隊秩序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在20條嚴管街違法停車,交警將勸告駕駛員立即駛離。在嚴管街內違法停車影響道路通行,占壓盲道、網格線,堵塞消防通道、斑馬線的,將立即予以處罰。”
挖掘停車資源
增加商圈停車位有效供給
記者調查發現,近期我市在一些商圈和重點路段設置了一些新的停車場,以方便群眾停車。在西關十字、靖遠路、雁灘等地設置了近千個路邊停車泊位和夜間免費道路泊位,極大地方便了市民購物、就餐、消費時的停車需求。同時,推進停車設施共享共用,聯系部分單位,開放單位停車場供市民停車,以滿足群眾停車的要求。
“自從這里有了道路停車泊位后,停車方便多了。”家住西固的楊女士說,她母親居住在西關十字附近,母親居住的小區基本上沒有幾個停車位。每次來母親這里,停車就令她非常頭疼。有時,只好將車停放在比較遠的停車場,非常不方便。
蘭州市停車場管理辦公室主任鐘銘云介紹說,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夜經濟,停車辦在臨夏路(西關十字)、靖遠路(黃河食渡)等11條路段設置423個收費道路泊位。在碧桂園東環路、雁西路等10條路段設置451個夜間限時免費道路泊位,全力挖掘停車資源助力經濟發展。
推行柔性執法
讓駕駛員更懂法更守法
在七里河武威路上,一名駕駛電動三輪車的司機未戴頭盔,且駕駛座上還坐著一名乘客。執勤交警立即進行攔截,提示這名駕駛員不戴頭盔安全隱患極大。隨后,這位執勤交警與駕駛員同時坐在駕駛座上,邊示范邊講解兩人同坐駕駛座的交通隱患,讓這名駕駛員懂得了安全駕車的重要性。由于接受交警勸說,及時承認自己的錯誤,電動三輪車的這次違法,執勤交警只是予以警告。
“柔性執法政策交警部門一直在做。柔性執法主要針對輕微違法,如未系安全帶、駕駛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交警部門以警告、提示為主。如駕駛員第一次違停后10分鐘之內經執勤交警提示后駛離,又在同一天內在其他路段再次出現違停行為,交警部門將對其進行處罰。”程亮說。
為群眾營造良好的經濟氛圍
市民點贊蘭州交警
“交警部門實施的早、中、晚就餐時間段對違停車輛先提醒不處罰的措施很有人情味,對群眾很友好,體現了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同時,也對市民消費、購物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市民蘇先生說。
“柔性執法體現了人文關懷,拉進了交警與群眾的距離,值得推廣。”市民陳女士說。
市民周先生說,增加城區停車位,為群眾購物、走親訪友和消費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應當稱贊。
“蘭州交警部門的一系列措施,為優化營商環境,振興蘭州經濟提供了便利的服務,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網友風中的云說。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