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跟進 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利好

2023-06-05 14:46: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新能源汽車又迎來重大利好。
      6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統籌國內國際資源開發利用,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

“車能路云”將加速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構建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這是“車能路云”首次被提及。此前,業內最常提及的是推進“車路云”一體化發展。應如何看待加一個“能”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一個“能”,說明了國家對“能”的重視,尤其是儲能領域,這也是新能源汽車需要重點突破的部分。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把儲能和新能源汽車放在一起,這是一個重大進步,使車輛成為能源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行業發展會帶來更廣闊空間和更大機遇。
  應該看到,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新一輪技術革命、能源革命、交通革命、信息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包括城市治理創新,它是一個交匯點。
  在王青看來,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這是從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生態角度出發。目前,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政策方面,更多的是從國家戰略的層次,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去跟進,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的必然。
  “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這種新的提法會讓各項政策協調,能夠最大限度形成政策合力,從而加速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構建,更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王青進一步強調。
  此次會議指出,要加強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技術創新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崔東樹表示,近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仍需努力,在芯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微型電動車研發等方面有待繼續發力。 

延續和優化購置稅減免使得政策優惠具有延續性

 此次會議還提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更大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記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始于2014年,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由于市場反響積極,該政策又分別在2020年4月和2022年9月得到兩次延續。
  得益于政策推動,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市場占有率達27%;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0%。
  在王青看來,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相當于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僅僅有利于消費者購買,也會延伸到整個產業鏈條,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是一大利好。
  國家稅務總局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共有125.7萬輛新能源汽車享受政策優惠,同比增長17.5%;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212.4億元,同比增長36%。以此來簡單測算,相當于國內每輛新能源汽車平均免交購置稅1.68萬元。
  在崔東樹看來,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很強,但正處于爬坡的關鍵期,還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和推動,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可以看作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一個延續。
  “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優惠政策例如補貼等都集中退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目前消費萎縮或者是存在下滑風險的大背景下,通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使得政策優惠具有延續性,這相當于讓市場、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將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發展。”王青表示。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