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基礎防線,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切實強化交通秩序管理規范,提升城市道路通行環境,甘肅隴南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根據城區交通管理現狀,科學分析研判,優化警力部署,多措并舉常態化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全方位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常態整治不間斷
通過提前分析研判轄區內易發事故時段、路段和易發違法行為的特點,采用定點排查與機動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學校周邊、農貿市場周邊、醫院周邊等重點路段的管控力度。并通過“定點查、巡查看、上門講、常態查”等方式,對摩托車、電動車非法加裝雨棚、未懸掛號牌、不佩戴安全頭盔及車輛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查處,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安全隱患不消除不放行,始終保持高壓嚴管的整治態勢。
“違法者”巧變“勸導員”
整治現場,執勤民輔警對駕乘人員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行為進行勸導,切實提高駕乘人員頭盔佩戴率,增強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守法意識。同時讓違法駕乘人員穿上“交通勸導員”馬甲,手持“文明勸導”的小紅旗,開始來到路口正式“上崗”,和執勤民輔警一起維護交通秩序,對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展開勸導。
臨時交通勸導員在文明勸導活動中,不僅保證了別人的安全,更提醒了勸導員自己的安全出行意識,通過這種自我管理勸導模式,真真切切感受和體驗到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加深了印象,擴大了影響力。
以“噴”代“拆”柔執法
在轄區重點路段加大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非法安裝雨棚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的同時創新執法方式,在非法加裝的雨棚上噴上“非法安裝,自覺拆除”等字樣,細心、耐心地向電動車和摩托車駕駛員進行勸解,現場給駕駛員普及非法安裝遮陽雨棚在行車過程中的危險性,引導駕駛人自行拆除遮雨棚。人性化的執法方式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認可,在增強宣傳效果的同時受到駕駛員的一致好評。
“愛心頭盔”有溫度
通過設置“愛心頭盔”試用領取點,現場指導群眾如何掃碼領取頭盔,并在發放頭盔的同時,為交通參與者講解了“一盔一帶”的含義和重要性,告知交通參與者騎行電動自行車時按照規定正確使用頭盔,是駕駛人在事故發生時的“護身符”,對于駕駛員人身安全起到關鍵性保護作用,并手把手教授群眾如何正確佩戴安全頭盔,面對面講解近年來不戴安全頭盔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向群眾分析了“戴與不戴”的利害關系,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杜絕交通違法陋習。
原標題:《隴南康縣公安交警多舉措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