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滴滴發展研究院、中環聯合認證中心、商道縱橫聯合編制的《2023數字出行助力零碳交通》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交通工具電動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出行結構低碳化、電力來源綠色化、交通體系數智化是推動城市交通出行低碳轉型的五個關鍵著力點。網約出租車和巡游出租車在內的共享出行領域,是推動汽車電動化的主戰場之一。
《報告》指出,交通運輸結構、汽車制造水平、出行習慣以及電力能源結構等因素都同交通行業的排放強度和排放總量密切相關,以交通低碳轉型為牽引,可以協同推進產業全鏈條各要素的迭代升級。
近年來,全面推動交通工具電動化進而實現道路交通的減碳降污,已在行業內形成共識,尤其是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被視為交通零碳轉型的關鍵路徑之一。
《報告》認為,雖然私人乘用車是我國交通出行碳排放和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但從實踐經驗看,從公共服務用車和出租車切入,從而對私人汽車消費領域的電動化產生帶動作用,是最終實現全社會電動化轉型的可行路徑。
其中,網約出租車和巡游出租車在內的共享出行領域,是推動汽車電動化的主戰場之一,當前共享出行領域的汽車電動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共享出行領域數字化水平高、平臺推動力度大、運營屬性強,在落地應用新能源汽車方面優勢明顯。自2016年以來,全國多個省市出臺相關政策,規定新增或更換巡游出租車、網約車需全部為新能源汽車。
交通工具共乘共享通過歸并公眾出行需求,減少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數量,有效緩解擁堵,進而降低行駛和擁堵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除了公共交通系統,網約車、拼車、順風車、共享單車也是在人們對出行品質需求的不斷提升和資源供給能力有限的矛盾中探索出的共享出行新模式。
據了解,2022年下半年,滴滴平臺網約車月運營里程中純電動汽車的里程占比已攀升至50%以上;2022年滴滴通過電動網約車、拼車、順風車、共享單車等業務,共助力城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8萬噸。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