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創新“135”工作法推進道路隱患排查治理提質增效

2023-06-26 16:59:00 來源:人民網

花垣縣楊家寨平交路口治理后的航拍圖。單位供圖

湖南花垣縣位于湘、渝、黔交界處,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全縣總面積1092.16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205個村23個社區,戶籍人口31萬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7.3%,是“精準扶貧”重要思想首倡地。全縣在籍駕駛員62217人,機動車40058輛,公路里程1444.36公里,平交路口753個,包茂高速、張花高速在此交匯,209、319國道貫穿全境,規劃中的渝湘高鐵過境花垣,境內的湘西邊城機場即將通航,交通條件不斷改善。近三年來,花垣縣堅持問題導向,以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等工作為抓手,推進“1個體系+3個聯動+5項舉措”的“135”農村道路平交路口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法,有效防范化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風險。

健全“一個體系”

針對過去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不暢、責任不明、吸取事故教訓效果不明顯等問題,該縣認真分析原因,健全完善排查治理工作流程、職責分工、運作機制,積極探索構建“公安交警研判+縣整治辦交辦+鄉鎮組織排查+部門落實整改”的農村道路隱患排查治理新體系。即每發生一起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由縣交警大隊牽頭負責分析研判事故原因,并列出道路安全隱患問題清單報縣整治辦,再由縣整治辦交辦至發生事故所屬鄉鎮,鄉鎮根據問題清單全域排查類似隱患,形成報告報縣直相關部門落實治理。新體系運作以來,推動了部門、鄉鎮和村級組織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落實,交警部門累計提出研判意見1531份,縣整治辦交辦問題121個,縣鄉組織排查隱患243個,縣直責任部門組織整改隱患243處,力爭發現一個隱患治理一個隱患,推動治理一類隱患。

推行“三個聯動”

公安交警聯合保險公司、縣人民醫院、勸導員(村民),推行花垣道路交通事故“警保”“警醫”“警民”聯動合作機制,有效打通交通事故理賠、傷者綠色救助通道和道路隱患排查的“最后一公里”。

“警保聯動”。“警保聯動”是花垣公安交警和保險公司共同推動道路交通安全社會治理的具體實踐,根據理賠數據對事故多發路段進行分析研判,建立保險員和勸導員相互選聘機制,保險公司參與交通安全宣傳勸導和道路隱患治理。近年來,保險公司參與交通安全宣傳勸導654次、提出事故原因分析意見17份、參加道路隱患排查152次,投入隱患治理資金21萬元。

“警醫聯動”。2021年6月,探索實施“警醫聯動”救援模式,該縣人民醫院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專班,急救中心建立全縣救護車管理微信群,統籌救護車資源,并以縣人民醫院為中心,依托鄉鎮衛生院、鄉鎮派出所、交警中隊、勸導站建立救援網絡,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24小時駐點值守,縮短了救援時間,提升了傷員救治成功率。兩年來,統籌救護車資源38輛,出動224次,救治或轉移道路交通事故傷員268人。

“警民聯動”。將“楓橋經驗”應用到道路交通隱患排查中,探索“楓橋式”警民聯動排查模式,推動警民聯動排查、交通安全勸導等有機結合,形成警民常態化道路隱患排查、惡劣天氣應急管理上報等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全縣配備村級勸導員1630名,通過警民聯動排查,共排查農村道路隱患36起,群眾主動電話上報惡劣天氣隱患路段14次,有效壓降了道路隱患帶來的交通事故。

平交路口治理“五項舉措”

亮燈。一是在全縣112個路口安裝路燈189盞,提高了路口夜間行駛照明效果。二是增加閃光警示信號燈753個,強化路口安全警示,提醒車輛注意觀察謹慎通行。三是在沒有路燈的平交路口路側防護欄立柱上和行道樹上貼反光膜或是在路側邊緣線安裝反光道釘等反光設施589處,提醒駕駛員夜間按車道行駛。

增距。一是修剪綠化帶,在車輛行駛方向視線被綠化帶或廣告牌遮擋而影響行車視距的路段,報請相關產權單位修剪綠植67處,拆除廣告牌9處。二是增設凸面鏡,在彎道及路口安裝凸面鏡55塊,擴寬駕駛員視線。三是停止線前移,增加駕駛員行車安全視距。四是坡改平,通過路口降坡或擴寬處理進而改善行車視線,提升行車的安全性。

控速。一是增設減速慢行標牌259塊,提醒主干道車輛減速慢行。二是增設減速帶311處,提醒駕駛員降低車輛的行駛速度。三是增設限速提示標志62塊,防范超速行駛引起道路交通事故。

減突。一是完善車道標線199處,通過施劃導向箭頭規范車輛行駛路線,規避車輛相撞。二是路口渠化改造43處,通過設置安全島、路面較寬的支路施劃道路標線等方式整治交通隱患,保障車輛行駛安全。三是完善警示標志,安裝路口警示樁1152處、警示標志52塊,提醒駕駛員安全行駛。

停讓。一是增設“智能語音提示系統”12套,提醒進入路口車輛停車讓行。二是支路施劃停止線527處,提前預告駕駛員注意停讓直行車輛。三是意識養成,不定期開展公路沿線入戶宣傳,處罰不按規定停車讓行交通違法67起。

近三年來,通過推行“135”農村道路平交路口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法,全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效果明顯提高,753處平交路口已治理完成65%,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逐年下降,其中事故起數同比下降16.95%,受傷人數同比下降18.42%,死亡人數同比下降40%,財產損失同比下降36.5%,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先后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語音預警提示系統及時發布安全提示。單位供圖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