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踩油門,狂飆炫技,途經之處回蕩一連串的轟鳴聲……6月11日20時30分,在安徽省蕪湖市赭山規劃路與緯一次路路口,一男子駕駛灰色摩托車“炸街”時,被執勤民警逮個正著。
“我不應該為了追求刺激,擅自改裝排氣管。”在民警嚴厲的批評教育下,駕駛人李某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民警依法對其處以100元罰款,并責令其將車輛恢復原狀。
夏季是“飆車炸街”的高發時期,這些“炸街車”看似拉風,但已“駛過”法律紅線。自5月底開始,安徽省公安廳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打擊整治“飆車炸街”違法犯罪行為集中會戰,嚴厲打擊“飆車炸街”違法犯罪活動,有效凈化道路交通環境。
按照會戰部署,全省公安機關全面梳理收集日常工作中發現的“飆車炸街”有關線索,深入轄區社區、學校、商圈等地,廣泛開展走訪調研,發動社會力量提供車輛噪聲大、“爆改”等顯性源頭線索,并設置“飆車炸街”舉報熱線,發動群眾共同參與整治工作,拓展情報信息來源。同時,公安機關還認真梳理了2022年以來與“飆車炸街”違法犯罪行為相關的投訴舉報及查處記錄等數據,分析研判“飆車炸街”違法高發時段、路段及高風險人員、高風險車輛信息,提升打擊精準度。
5月25日晚,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展的“零點行動”按照研判情況制定了行動方案。“我們把‘炸街車’活動頻繁的21時至0時作為重點整治時段,安排三個‘便衣偵查組’、兩個‘行動組’在群眾反映‘炸街車’上路行駛多發路段前后夾擊,當晚將十幾輛‘炸街’摩托車全部控制。”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楊林山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蕪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圍繞商圈夜市、“炸街車”易聚集區域、機動車修理改裝點以及群眾反映“炸街車”擾民現象突出區域,有針對性地設置查緝點位,采取動態布警、移動作戰方式,形成嚴管嚴查氛圍。“‘炸街車’通常集中在后半夜或凌晨上路行駛,因此我們特意在市區重點道路設置‘零點’夜查點,提高夜間這一薄弱環節的整治力度。”蕪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科科長汪俊菲說。
在謀劃開展“飆車炸街”專項整治的同時,安徽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還不斷強化路面管控,通過采取定點執勤與流動執法、日常查緝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加大管控力度,切實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及時發現、依法處置“飆車炸街”等違法犯罪行為。
汪俊菲說,除了噪聲擾民,“炸街車”還有很多安全隱患,比如改變車輛的底盤結構、輪胎、懸架、剎車系統,會影響車輛的制動、平衡,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而且非法改裝車輛上路行駛發生交通事故,可能面臨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情況。
為了從源頭擠壓非法改裝市場空間,安徽公安交管部門開展溯源倒查,深挖“飆車炸街”案件改裝線索,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平臺,主動聯合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溯源、頂格處罰非法生產、銷售、改裝企業,推動把好改裝源頭關,實現全鏈條閉環打擊。
“按照省廳要求,我們嚴把車輛查驗、檢驗關,嚴格執行機動車檢驗制度,發現不符合規定的,一律要求車主恢復原狀后方可辦理業務。對因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車輛,嚴格按原規定進行周期檢驗。”楊林山說。
自打擊整治“飆車炸街”集中會戰打響以來,全省各地戰果頻傳。
“我們將持續推動會戰走深走實,通過打擊一批違法犯罪人員、查扣一批非法改裝車輛、查處一批非法改裝窩點、健全一套長效工作機制,力爭實現非法飆車、非法改裝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查處量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飆車炸街’違法犯罪行為大幅下降、相關警情明顯下降的目標。”安徽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秩序處負責人朱運澤說。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