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言傳身教、傾囊相授
用匠心踐行初心
激勵公路青年成長成才
他們感恩奮進、勵志勤學
用青春磨礪擔當
迸發青春奮斗力量
在這場熱烈的“雙向奔赴”中
他們聚力同心、彼此成就
沿著秀美公路
走進公路師徒故事
老師是我的伯樂
2021年4月,新入職的陳怡婷被分到博白公路養護中心紀檢監察室學習工作。作為一名新人,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上級與單位組織的各類活動,撰寫文稿、上臺演講、策劃、組織、拍攝各類廉政短視頻和情景劇......這股勤奮勁兒,老師李敏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作為陳怡婷的分管領導和老師,陳怡婷在業務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疑惑,李敏都會耐心解答,并把處理問題的“絕活”傾囊相授。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陳怡婷的業務、組織、領導能力逐漸體現,成為同齡人中的業務骨干。
從業務“小白”到如今紀檢監察室里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陳怡婷已經可以單獨處理各類紀檢監察事項。每當有人夸獎她進步飛快時,陳怡婷總是謙虛地說:“這多虧了我老師,她是我的伯樂,讓我變成大家眼中的‘千里馬’!”
“小徒弟”帶出“老師父”
陳薛妃作為90后,有著年輕人應有的朝氣活潑。作為擁有人事勞資工作經歷的她,能熟練應用各類辦公軟件,熟悉工資、人事競聘、培訓相關業務。莫輝是她快要退休的“老師父”,由于上了年紀,眼睛老花,電腦操作也不靈活。工作中他時不時會問一句:“薛妃,你來幫我看看,這個表格公式如何處理,這個新的業務流程,你來看一下......”徒弟陳薛妃也會認真、耐心地解答、交流。久而久之,老師莫輝對新業務逐漸熟絡,電腦操作也基本應用自如。而陳薛妃在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項也會向老師虛心請教。在新思想和老方法的碰撞下,師徒二人合力做好人事勞資業務。
跑在養護生產的最前線
腳上肯沾泥土,胸中才能裝下天地。對博白公路養護中心養護與工程管理科的龐權來說,他的課堂,在養護作業現場、在工程建設項目工地、在處處繁忙的養護生產第一線……自來到養護與工程管理科后,老師莫志海便帶著這個年輕小伙子“泡”在了養護生產最前沿,帶著他認識設備,學看各種設計、竣工圖紙,教導他處理日常養護任務,指導他細心排查橋隧、邊坡“微小病害”,教會他正確處置方法,讓他對公路養護作業流程和生產設備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完成從“學生模式”到“工作模式”的順暢切換。如今,在老師的帶“跑”下,龐權已從旁觀者和跟隨者,轉變為路面養護的管理者。
時刻將安全記心間 “安全第一”是老師龐宗龍一直向徒弟馮卿超強調的理念。身為老師,龐宗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想方設法助力徒弟成長。“作為新聞宣傳工作者,在將新聞事實、公路好聲音傳播出去的同時,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基本規范也要了解,更要注意好自己的人身安全”。每次帶馮卿超在公路一線采集新聞信息時,龐宗龍都會從養護作業生產規范、路面交通標線施劃標準、施工安全標準等方面向徒弟傳授安全生產知識。在老師的嚴謹教導下,馮卿超養成了觀察拍攝環境、審核稿件內容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的習慣,助力一篇篇優秀稿件發表傳播。 公路緣 師徒情 一面之緣,成就了一段師徒情。2019年,求職青年李寶來到玉林公路發展中心遞交考試審核材料,人事科科長覃向東負責審核,一番簡短交流,給彼此留下了一個好印象。2021年李寶順利入職,并被選中參加玉林公路發展中心“老師帶徒弟”人才培養工程,師從人事科長覃向東。再一次相遇,已是師徒二人。覃向東是李寶的人生導師,亦師亦友,言傳身教為人處世道理,樹立遠大理想目標。在工作上,覃向東手把手傳授人事工作經驗,著力把李寶培養成人事業務骨干。在老師的教導下,李寶逐步成長,升了職,成了家,當了爹,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 他們是師徒,更是伙伴 是知己,更是親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技藝傳承,血脈相通 感謝一路有您 我的老師!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