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建造 提升管理水平

2023-12-18 14:43:00 來源:中國交通網 作者:羅長林 林赤喜

中國鐵建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總承包部根據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8公里,點多分散,重難點工程多,任務艱難繁重,施工管理難度大,管區既有長大隧道、高架大橋,又有明暗挖車站、TBC區間盾構施工,專業門類全、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等情況,重視智慧建造建設及應用,以打造“三星級智慧工地”為目標,以“智慧化+”平臺為載體,統籌建立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并依托重慶市鐵路集團“建設可視化協同管理平臺”及“ 安全管控系統 ”,實現了人員管理、設備管理信息化、現場監控實時化、形象進度可視化、信息溝通及時化的目標,提高了項目智能化管理水平,助推項目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總承包部先后榮獲“重慶市工人先鋒號”、重慶市“建功軌道新時代,助力發展新動能”勞動競賽“先進班組”、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建設管理先進單位”、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16標已獲得“三星級智慧工地”稱號,17標、18標也正在走申報程序。

為打造智慧工地,總承包部成立了以指揮長為組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工程管理部為具體實施部門的領導工作小組。各標段相應成立智慧工作室,項目總工程師或安全總監為負責人,配置相應BIM專員負責具體工作。建立智慧工地管理系統,認真推行應用,采用線網地圖:通過進度簡訊,上傳施工照片,展示全線站點和區間地理位置及施工信息,更新管線改遷數據,便于讓領導和相關管理人迅速撐握了全線所有工點施工情況,并做出有效的安排。

通知公告:通過上傳建設簡訊,可根據相關資訊了解施工動態,方便做出工作調整。

人員管理:運用智慧工地“項目看板”對主要單位檔案管理及人員檔案管理,門禁增設掃臉測溫管理。

設備管理:以特種設備塔吊、龍門吊、盾構機管理為主,塔吊通過智慧工地系統可實時取得現場塔機及塔臂的幅度、高度、重量、傾角等運行數據,一旦塔吊操作過程中發生不安全行為,可實時預警,盾構機通過智慧工地系統在電腦端或手機端可實時查詢盾構掘進姿態和掘進參數,為相關盾構管理人員隨時監控及時指導盾構作業,保證盾構施工安全順利。

盾構數字化管理系統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進度管理:通過統一各標段、各單位工程的分部分項層級和產值計算規則,根據工程所有施工工法,將單位工程分為暗挖車站、明挖車站、盾構區間、高架區間等,然后根據工程量清單要求施工單位使用和進度管理實際需要,完成包含工期、形象計劃和投資計劃的項目總體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表,三個表單分部分項劃分完全一致,實現“三位一體”聯動,每周錄入實際形象進度,自動計算實際完成投資,同步更新至當年、當月和項目總體實際形象進度和實際完成投資。運用進度管理模塊功能,讓計劃編制、進度錄入、施工模擬、進度統計分析、進度預警和計劃變更等數據統計分析,從而進行詳細規劃并進行系統管理,使得管理決策層在施工過程中能掌控,完成每年總體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數據上傳, 完成模型深化上傳。

形象進度展示

安全管控應用方面:結合實際情況,每日利用平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危大工程管理、隱患排查治理、關鍵節點條件核查等功能。讓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現了安全風險從辨識、評估、風險提示、過程動態跟蹤功能,確保管控措施責任落實到人;危大工程實現從辨識、方案編制、專家評審、過程檢查到驗收的全過程記錄,確保管理合法合規;隱患排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文件編制了隱患問題庫,進行分類分級,明確最晚整改期限,同時為不同崗位的人員分配了隱患排查任務,約束相關人員定期進行隱患排查,系統對隱患治理全過程進行跟蹤與處置,提高了現場人員的知識儲備與履責水平。

現場監控:全方位工地監控,做到有工作面的地方就有監控,實現了撐子面全視化。解決了項目作業點多、地點分散導致的遠程管理問題,不用去現場就可以掌控工地細節。

視頻監控

BIM基礎應用方面:每季度通過結合BIM模型采不同技術呈現方式,用將不可見的形象進度通過模型直觀展示出來,直觀地看到工程進展情況 ,助于更精確地對現場施工組織進行調整;給工程調度帶來極大便利,為領導決策提供輔助。通過可視化的實踐 ,提高在實際操作中的應對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或傷亡。運用BIM技術比較不同的施工設計方案,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幫助,確保施工方案的可靠性 。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