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停車方便,又不能影響交通,如何做到均衡?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島的道路交通狀況每天都在變化,早年施劃的道路內泊位,可能阻礙如今的通行——交警想法設法新增泊位時,大家都點贊;交警為了確保通暢取消部分道路內泊位時,往往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指責。如何做好泊位“加減法”,是青島老城區交警中隊的必修課。近日,記者跟隨市北交警人民路中隊中隊長宋書君巡邏,見證了他和同事們如何通過答好“加減法”這一老問題,讓老四方中心區域內嚴重堵點基本消除,通行效率提升近20%的艱難過程。
路內泊位,半數車輛一停就是數日不動
市北交警人民路中隊的轄區是老四方的中心區域,分布著小村莊和海泊河兩處商圈,還有大量的老舊居民樓。由于這些樓房基本上在上世紀80、90年代建成,周邊缺乏停車區域,停車只能靠交警在市政道路邊施劃的路內泊位。“轄區人口密集,道路泊位資源緊張。”中隊長宋書君告訴記者,民警對轄區道路全面走訪調查后發現,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本不寬裕的道路內泊位,出現了新的問題。
宋書君和同事們發現,中隊轄區內的中老年居民占相當一部分比例,很多人即使有車,平時也靠步行或者乘公交上班,車輛停在泊位內不動;車輛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結婚時的標配,哪怕是住處周邊沒有固定泊位,也要買上一輛車;除此之外,轄區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面包車和小卡車也會占用部分泊位。“這些原因導致路內泊位的循環利用率低下,很多車一停就是一個星期,周末才開出門轉轉。”宋書君告訴記者,以中隊門前的嘉定路為例,60多個泊位只有半數能循環起來,其他的都是被長期占用,居民們的停車需求還是難解決。
泊位被長期占用,不僅造成“停車難”,而且造成“行車難”:有些要等人或者搬東西的車輛直接停在了路中間,造成路邊雙排停車,身后的車輛只能繞行,嚴重堵塞了道路;在并不寬敞的小路上,雙排停車還容易堵住消防車、救護車的去路;交警前去執法時,車主看見交警往往一腳油門跑了。
做好“加法”,中隊協調新增8處空地停車場
優化道路通行,調整泊位施劃,成了宋書君2017年上任以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宋書君和同事們認為,有些道路內泊位是被個人長期占用,起不到循環利用方便泊車的作用,不如改成限時泊位或者取消方便車輛通行。但道路泊位減少,居民還是會找地方停車,甚至從合法泊車變成違法泊車,這會引發新的矛盾。宋書君認為,必須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做好轄區泊位的“加減法”。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市政道路上的泊位,泊車線由交警部門施劃;除了道路,青島市還出臺了各種政策,鼓勵各部門利用空地建設停車場。宋書君一見到轄區里有待開發的空地,會想盡辦法聯系各相關單位和人員,把空地建設為臨時停車場,只要符合政策,宋書君和同事們會在公安部門的審批手續上提供指導。4年來,經過宋書君和同事們的努力,撫順路、杭州路、人民路、瑞昌路等地增設了8處空地改成的停車場。
除了停車場,經過人民路中隊的協調,很多符合條件的非主干道也施劃了泊位——就連人民一路的方中圓商業街,也增加了200多個泊位。
做完“加法”做“減法”,泊位變路保順暢
在很多開放式小區里,并不寬敞的道路兩邊經常停滿了車,迎面駛來的車輛“錯車難”,每當早晚高峰這種現象尤為突出。人民路中隊轄區里也存在這一問題,宋書君和同事們分析后認為,可以將開放式小區里的市政道路改成“微循環”,并施劃單側泊位。8月3日記者在下四方社區看見,居民樓前的居仁路等道路已經改成了“單行線”,一側施劃上了泊位。“這樣既保證了通行效率,又方便了居民停車。”宋書君稱。
在做好泊位“加法”、方便大家泊車的同時,人民路中隊也取消了部分長期被個人占用、可能導致路堵的泊位,做好“減法”。在人民路重慶南路路口、四方利群商場正南側,人民路東側原本施劃有10多個橫向泊車的泊位,但隨著島城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這一路口擁堵越來越嚴重。人民路中隊做過調查后發現,路口附近有一個右轉專用道,還有一處客車發車點,四方利群商場的停車場也在附近。為了緩解通行壓力,2018年交警部門將泊位取消,增設了通往商場的專用車道,緩解了擁堵。
嘉善路原本是雙向通行,兩側都是泊位,但一旦泊位沒有空位,單側雙排停車堵路的問題經常出現。2018年,經過人民路中隊調研,嘉善路改成了單行線,一側20多個全天泊位被取消。為了方便大家停車,交警又在嘉善路鞍山二路路口附近設置了限時泊位。自從設置限時泊位并采取調流措施后,周邊通行效率大大提升:原有的人民路嘉善路路口的堵點消除,嘉善路兩處瓶頸打通,由人民路經嘉善路駛往瑞昌路800多米道路,調流前高峰期用時20分鐘以上,調流后用時10分鐘以內,平峰期小于5分鐘。
增泊位+嚴執法,把方便和順暢帶給市民
用雜物占泊位、私裝地鎖的行為被廣大車主痛恨,交警針對這些不文明現象經常卷土重來的特點,近期開始增加巡查治理頻次、增強技術手段,建立完善“日常巡查、舉報受理、迅速整治”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街長制”、網格化管理、數字城管信息采集等城市管理手段,常態化開展聯合精準整治。 在康定路、南寧路、開源一路、開源二路等多條非主干道,交警施劃了公共停車泊位,但部分居民和商戶為方便個人停車,在公共泊位上擺上了椅子或水桶等雜物,有的干脆裝上了地鎖。8月3日上午,人民路中隊交警聯合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清理了50多處占車位的雜物或地鎖。
4年來,人民路中隊轄區增加了1000多個泊位,轄區嚴重堵點基本消除,通行效率提升近20%。增加泊位,被人點贊;減少泊位,即使是為了通暢和便利,還是少不了被人指責。面對這些,中隊長宋書君有著自己的看法:道路的首要功能是通行,車輛是市民的一種出行方式,是一種代步工具,大家應該因地制宜,科學地選擇出行的交通工具。“我們會給大家創造良好的通行條件和泊車條件,這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也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良好的泊車習慣,給他人方便,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方便。”宋書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