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公路發展中心提前謀劃、統籌推進橋梁提質升級工程,2023年一、二類橋梁比例從2021年的60.9%提升至95.3%,一、二類橋梁占比位居全區公路系統第一。
國道241線呼和浩特至北海公路玉林市北流市六地坡大橋 (劉軍慶 攝)
省道313線清湖至科甲公路玉林市陸川縣良田鎮路段文地大橋(朱柏霖 攝)
一是提早摸排,科學建庫。玉林中心管養橋梁共279座,“十三五”期間,該中心即對所有管養橋梁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詳細了解每座橋梁的橋面系、上下部結構等基礎信息及存在的病害等。根據橋梁存在的病害制定初步的維修方案,實行“一橋一檔”,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精準掌握每座橋梁的技術狀況,科學建立橋梁項目庫,做到“項目等政策”、“項目等資金”。
國道241線呼和浩特至北海公路玉林市容縣同古橋 ( 覃丹莉 攝 )
省道508線岑溪至陸川公路玉林市北流市隆盛鎮隆盛大橋 (劉軍慶 攝)
二是搶抓時機,分批推進。緊抓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公路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契機,搶抓上級有關政策,利用已有的橋梁項目庫,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分批上報該中心的橋梁加固改造計劃。2021年獲得批復改造64座,2022年獲得批復改造23座,2023年獲得批復改造10座,批復總資金共2.2372億元。目前該中心管養的橋梁僅剩13座三、四類橋梁未改造。
玉林公路發展中心橋梁工程師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
三是加強管理,實干創新。提前謀劃項目前期工作,組織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橋梁專家多次到現場勘查,優化完善設計方案及預算編制,積極溝通協調有關部門,推動項目早實施。成立養護項目建設辦公室和危舊橋梁改造工程監督管理領導小組,每日派人到危舊橋梁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監督檢查,對工程項目進行安全監管、質量把控和進度控制。利用在建工程項目遠程視頻互動監管平臺對重點、大型橋梁的施工現場進行24小時、360度遠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大力推廣“四新技術”的運用,創新運用“TRC+碳纖維筋”加固技術,使加固的橋梁質量和安全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四是齊心協力,克難求進。從危舊橋梁改造項目的立項到實施,再到計量、支付、驗收等各個環節,該中心各部門各單位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快速推進危舊橋梁改造的全過程。2021年至2023年該中心危舊橋梁改造項目的開工完工時間均名列全區同類項目前茅。在項目前期設計階段,橋梁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多次往返于各座橋梁之間,修改數據、完善方案;在橋梁改造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單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對特殊性施工技術難題,主動邀請橋梁設計專家親臨施工現場指導,高質高效推進危舊橋梁改造項目的實施。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