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媒體訊?換乘的常見糟糕體驗,在即將啟用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消失殆盡或得到極大改善。在海信的助力下,膠東機場將成為國內首個陸側綜合交通一體化協同管理的智慧機場。
膠東國際機場是“十三五”規劃三大新建機場之一,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重大建設示范工程之一,是山東省一號重大工程。從2017年中標開始,海信協同膠東機場以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統一建設為思路,打造以機場為主,集空、路、軌三位一體的機場綜合交通體系。
膠東國際機場在航站樓前建設了“全通型零換乘”綜合交通中心(GTC)。該中心集機場巴士、長途客運、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高鐵、地鐵、公交等多交通方式為一體,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小時左右覆蓋半島主要城市,能為旅客提供高效進出、便捷繳費、智能尋車等智慧停車服務,解決車主停車難、尋車難、繳費難等問題。
膠東國際機場啟用后,每一位旅客走出到達口,都能第一時間看到一塊標注了各類交通換乘信息的誘導屏。它向旅客們詳細展示了各類換乘方式的發車時間、票務信息,還提供換乘步行導引。
這種信息整合的背后,是膠東國際機場在陸側交通管理體制方面的創新。為做好陸側交通管控,機場專門成立了公共交通管理部,并在綜合交通中心(GTC)設立交通樞紐運行指揮中心,負責樞紐陸側交通包括綜合交通中心以及等交通方式的統籌管理。這種數據共享和協調機制,確保了各交通方式能夠及時響應機場需求,保障運力。
青島流亭機場的出租車調度主要依賴人工。膠東國際機場轉場啟用后客流量增大,蓄車場增大到原來的兩倍,海信利用5G、AI視頻分析技術,實現對出租車上客區旅客等待人數、蓄車場運力資源等信息進行實時感知,結合客流預測算法預測將要來臨的旅客量,自動生成調度指令。接到調度指令后,蓄車場、上客區道閘系統將自動放行,預計可減少現場車輛調度與維序崗位50%以上。此外,蓄車場、上客區道閘系統的聯動,可以解決車輛的插隊、搶行和短途車等問題,實現出租車調度與管理難題的“雙突破”。
此外,依托在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海信還將對機場周邊道路交通開展智慧化區域管理。王雯雯表示,結合客流精準預測和道路擁堵自動識別技術,海信可提供節假日、惡劣天氣、重大活動等不同場景下的區域交通管理預案,實現周邊信號方案自動化,同時聯動路況精準發布、個性化信息誘導、車輛限時通行、停車場快進快出等手段,將周邊道路整體通行效率提高20%。針對應急突發狀況,海信智慧交通系統還可進行聯動信號控制,確保救護車、消防車等特殊車輛一路綠波通行。(編輯:王瑤 審核:王閩浩 責編:張君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