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206線陸川至盤龍選段水泥路面大修工程 被玉林市督查和績效考評辦公室評選為“優秀整改案例”

2024-04-07 15:25:00 來源:中國交通網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公路養護中心 黃紅梅

近日,廣西玉林市委、政府督查和績效考評辦公室公布2023年度社會評價“十佳整改案例”“優秀整改案例”評選結果,以陸川公路養護中心監管的省道206線陸川至盤龍K385+700~K435+819選段水泥路面大修工程為案例的《多舉措修復損毀道路,努力完善縣鄉路網建設》入選市本級“優秀整改案例”。

該工程屬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之一,總長度16.124公里,預算總投資5875.0010萬元,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主體工程于2023年12月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呈現四個亮點。一是群眾關注度高,整治落實到位。省道206線陸川至盤龍公路是陸川縣的主干線,因使用年限較長、重車碾壓和自然災害等因素,部分路段出現病害,影響公路通行質量。該項目的建設得到陸川縣政府及當地群眾的高度關注,其中大橋至烏石鎮路段建設完成后獲得陸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批語“工作不錯,道路建設任務已完成,群眾很滿意”,予以充分肯定。二是狠抓質量安全,把好工程建設質量關和安全關。陸川公路養護中心派出工作人員每天到施工現場監管,督促建設單位按照施工規范設置警示標志,拒絕不合格材料進場,并督促建設單位認真進行試驗取樣和驗證工作,做好原始數據記錄,重要數據參數送往上級公路部門試驗室檢測,確保大修工程項目質量。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認真調查研究,提出解決方案。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推進新技術的應用。該項目采用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多錘頭碎石化、使用大粒徑級配碎石基層鋪筑基層、橡膠瀝青混凝土攤鋪面層等新施工技術,推進公路建設材料的循環利用,提高公路養護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舊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技術評估及其應用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四是適應群眾需求,為項目建設期間群眾出行解難紓困。該工程項目因建設工期比較長,陸川公路養護中心主動適應群眾需求,積極解決建設期間群眾出行難題。據統計,群眾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單和信訪件反映該項目建設期間存在路面坑洼不平、群眾路口鋪接等問題共25件次,對此,該中心堅持“三積極”的辦事方法,即積極到現場調查,全面了解群眾訴求;積極與群眾溝通,爭取群眾理解支持;積極協調建設單位,爭取盡快解決問題。在2023年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信訪件中獲得100%回訪滿意率。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