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7月17日起,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本次專項整治,以集中突擊整治與日常整治相結合的形式,重點開展“三車治理”,嚴查摩托車無牌無證、騎乘多人、酒后駕駛、闖紅燈、逆行、逾期未檢、非法改裝、噪聲擾民、飆車、不戴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
截至8月8日,“百日行動”已開展三周,具體舉措有哪些?收獲了什么成果?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多管齊下,保暢交通、為民辦實事
7月19日至7月25日“百日行動”首周,貴陽交警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出動警力1300余人次,開展各類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統一行動22次,查處“三車”違法17522起;7月26日至8月1日,出動警力900余人次,開展各類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統一行動18次,查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超標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10302起。
此外,針對群眾意見較大的夜間“響管車”非法改裝車“炸街”等違法行為,自6月15日起,貴陽交警還持續開展了“靜夜行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貴陽交警將通過“條塊結合、源頭治理、宣傳教育”多管齊下,切實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警參戰”的交通秩序嚴查嚴管氛圍,保暢交通、為民辦實事,打好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百日行動”攻堅戰。
多點出擊,24小時不間斷整治交通違法
在花溪大道藝校立交橋附近的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區分局三中隊民警譚磊告訴記者,不戴頭盔駕駛電動車、摩托車,超載,或是在摩托車和電動車上方非法加裝擋風棚,都是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譚磊警官介紹,三車治理一直是交管部門的常態工作,“百日行動”期間,則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從7點到19點,再到次日零點,都有民警和輔警在崗位上開展“三車”治理。同時,零點到早上7點,還有夜巡組開展“靜夜”行動以及酒駕查緝,從而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地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整治。
多措并舉,營造良好、安全的交通氛圍
在帶來便捷的同時,部分“三車”存在逆行、闖紅燈、未佩戴安全頭盔、搭乘多人等交通違法行為。針對這一現狀,貴陽交警聯合轄區街道辦,在都司路與中華南路交叉路口、云巖區噴水池附近、花果園家電廣場附近等路段,設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對自愿學習及存在交通違法的“三車”駕駛員開展交通法律法規宣傳學習。
除設立“三車”綜合治理學習教育點,貴陽交警不定期走進企業開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動,進一步提升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文明意識、守法意識。
另外,在交通秩序治理的同時,貴陽交警還定期曝光突出違法車輛、典型事故案例、高風險企業、終生禁駕人員及事故多發路段,推送交通安全預警提示,加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全面提升交通安全文明意識,營造良好、安全的交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