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前言: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福建公安工作既不平凡又令人鼓舞的一年。全省公安機關在省廳黨委的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全省公安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工作要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緊扣深化福建公安“1488”總體思路,錨定走前列目標,突出鑄忠誠、勇擔當、抓改革、強基礎、提能力、鍛鐵軍,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為了將2024年工作的熱點重點亮點成為新年工作的動力活力實力,福建省公安廳宣傳處與央視網福建頻道特別開設《福建公安這一年》欄目,對此主題主線進行系列報道。 福建省各地公安機關堅持守正創新,推出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群眾安全文明出行。 守護交通安全,不止于“122”,而是福建公安日復一日的工作常態。 在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造就山多路陡、彎多坡長、橋多隧長等道路基礎條件。全省駕駛人突破1580萬人,機動車保有量超1400萬輛,公路里程逾12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近90%,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帶來較大壓力。 福建公安以機制創新、科技賦能為牽引,持續推動交通管理工作從事中管控、事后調查,轉向事前預防、源頭治理,從傳統模式轉向現代模式,從部門各自為戰轉向協同共治,大力構建智慧交管“五大體系”,不斷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 南平高速交警利用無人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違法整治等交通管理工作。 不久前,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莆田高速公路支隊“空中交警”在沈海高速公路莆田段正式上崗。“交警已取證,請事故車輛立即撤離到應急車道,不要在快車道停留,避免發生險情……”聽到無人機喊話,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快速將車輛停到安全區域,事故也得以及時處置。 “與傳統的事故快處相比,運用無人機航拍、巡查高峰路況,并對發現的事故進行現場勘查處理,可彌補傳統高空視頻巡查的盲區,在提高事故處理質效、緩解道路擁堵、避免二次險情等方面有顯著優勢。”莆田高速公路支隊交管科科長劉飛越介紹,接下來,將依托高速公路沿線鐵塔,陸續在高速公路主線建設若干個無人機庫,輻射5公里范圍工作半徑,打造警情快速反應圈。 無獨有偶。在鷺島廈門,車水馬龍的背后,既有公安交警的默默守護,也有交通科技設施的持續賦能。 廈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使用系統對路口交通信號燈配時進行優化。 大數據模型“熱力圖系統”實時生成事故高發路段的精準“畫像”和事故預警分析報告,公安交警可據此進行交通安全整治提升;針對亂鳴喇叭現象設置的聲吶探測設備,可自動抓拍違法鳴笛車輛,并在LED屏上公布違法警示信息;相較于傳統固定的秒數計時,智能紅綠燈采用大數據實施綜合計算、擇優配時,讓高峰期路口更加順暢…… 近年來,福建公安依托“智慧交管提升行動”,積極探索“互聯網+交管”服務,通過“交管12123”APP、警郵平臺、社會化服務系統,做大做強互聯網辦事中心,推動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措施入駐線上平臺,大力推進網絡辦、掌上辦,真正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僅2023年,網辦業務達千萬筆,占比80.3%,排名全國前列。 交通安全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少不了相關部門協同共治。 10月18日,在漳平市省道219線上,往來行駛的大型貨車在接近蘆芝鎮涵梅村路段時,無需停車,可通過科技治超動態檢測設施,自動實現實時稱重。 龍巖市貨運車輛保有量占比大,貨車超限超載問題隱患不少。龍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大隊大隊長廖洪欽介紹,龍巖公安、交通部門聯合現場勘探調研,先后在全市41處貨運途經的公路路網重要節點,建設公路智能化管理科技治超系統,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科技治超全網點運行,大幅提升治超檢測效率,有效防范貨車超限超載引發的交通事故。 寧德高速交警支隊民警聯合行政執法部門在福安收費站對過往重點車輛開展例行檢查和安全警示教育。 近年來,福建公安以創新機制為著力點,聯動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不斷推動數據資源共享、科技成果共用,切實構建協同共治體系。 聯合交通運輸部門,全力推進貨車安全專項治理,推動貨車防疲勞駕駛交通智能系統、貨車“右轉盲區”安全提示輔助設備陸續成為貨車司機的“安全必備”; 聯合金融監管部門和保險企業,在全省90個縣(市、區)建立事故線上快處快賠工作機制,建設交警、保險、事故當事人信息共享平臺,簡化事故認定、定損理賠線上辦理流程,提升事故處理效能…… 2024年,在全省主干道日均流量同比上升1.94%、機動車保有量同比上升3%的情況下,福建實現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和1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數較前3年平均數“雙下降”,實現全年高速公路5公里以上緩行異常擁堵預警“零”發生。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