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更多 體驗更多 紅色旅游更“青春”

2021-08-23 17:00:00 來源:中國旅游報 作者:王瑋、裘佩宇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紅色旅游人群呈現年輕化特征明顯,“95后”和“00后”占比近50%,“00后”紅色旅游預訂量增速最快,同比漲超630%。當這屆年輕人開始熱衷紅色旅游,市場也在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

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紅色主題展覽上,“西柏坡中央軍委作戰室”實景互動體驗區頗受歡迎。

線上線下齊“助燃” 紅色旅游更“青春”

“遵義會議是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我想,在這里參觀學習也是我18歲的新起點。我很慶幸生在中華大地上,讓我有機會扎根這片紅色的沃土。我要努力為建設更強大的中國出一份力。”這是一名“00后”在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結束后留下的一段話。這簡單樸實的表達,觸動了不少紅色旅游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心。

隨著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深入和中國綜合國力的逐步提升,中國年輕人愛上紅色旅游,彰顯了年輕一代對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當紅色旅游逐漸成為大眾旅游的一部分時,年輕人也成為掀起紅色旅游熱潮的主力軍。如何更好地將年輕人的這份“紅色”熱情延續下去,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年輕人成為“主力軍”

今年5月,吉林白山市“萬名學生走進老黑河遺址”活動拉開序幕,一輛輛滿載學生的大巴車駛向老黑河遺址。 “沒有革命先烈們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們這一代的未來。 ”白山市第九中學學生崔智博在參觀老黑河遺址后說。 白山市第十六中學學生楊奕博對老黑河遺址中戰士們居住過的地窨子印象深刻: “抗聯戰士不畏艱苦,一心抗戰、忠心為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今年以來,這樣的紅色旅游研學項目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當學生們走進革命先烈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心中那份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對黨的熱愛之情變得更加真摯。不僅如此,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周末、假期開啟了紅色之旅。

“長沙吸引我的不只是美食和夜市,還有毛主席在《沁園春·長沙》中提到的橘子洲頭。”大學生小輝告訴記者。

“如今,‘白天橘子洲,晚上文和友’已成為許多年輕游客游玩長沙的行程。”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對于很多年輕游客,尤其是25歲以下的游客來說,在旅行途中,到達一些標志性的紅色旅游景區打卡成了風潮。比如,去年火起來的甘孜川西線,有超六成的旅客會選擇在途中去參觀“大渡河景區”,去課本上提到的“革命圣地”感悟歷史。

00后小陳告訴記者,在紅色景點打卡時,每當她看到一些革命先烈曾經使用過的物品,總會有一種穿越時光的代入感,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在日常的生活中,用激蕩的青春熱血砥礪初心使命!”小陳說。

“Z世代’已經成為紅色旅游這一細分市場核心消費群體之一。”同程發布的《Z世代紅色旅游報告》總結道。根據同程旅行平臺的文旅消費數據顯示,Z世代在各類紅色文旅產品的消費用戶中占比接近60%。來自同程平臺的相關消費預訂數據顯示,Z世代紅色旅游消費群體的客源城市主要來自北京、上海、蘇州、大連、杭州、海口、成都、南昌等地。

對于越來越豐富的紅色旅游產品類別,同程數據顯示,年輕人最青睞的紅色旅游產品按偏好度排列依次為:紅色遺址、遺跡,革命紀念館、博物館,紅色專題游,革命老區深度游,紅色演藝等。其中,展覽展示手段越來越先進的紅色紀念館、博物館對年輕群體很有吸引力,尤其是“線上+線下”的互動方式,更契合年輕人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消費及資訊獲取習慣。

新元素俘獲年輕人芳心

紅色旅游年輕化浪潮已然掀起,“Z世代”的旅游消費又呈現出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呢?

在許多人眼中,“Z世代”比80后、90后更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注重對個性的表達、對體驗過程的享受。《NEW WAVE 年輕人品質旅游報告》顯示,當下的年輕人愿意為旅行品質買單,越野、徒步、低空極限運動、旅拍航拍等已成為年輕游客的“必體驗”項目。這充分顯示了年輕人渴求體驗感強、挑戰性高、趣味性強的特點。有“00后”直言,現在的紅色旅游產品更有創意和內涵,是吸引年輕群體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一部分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者已經注意到了消費需求的變化,正在將新元素注入紅色旅游中,俘獲年輕人的芳心。比如,“煙雨樓前——南湖1921文創專營商店”圍繞江南煙雨特色和紅船精神設計制作了100多款文創商品,獲得了不少“Z世代”的青睞,從而成功“出圈”。

驢媽媽在做相關數據調查時發現,在紅色旅游細分市場,紅色文創產品非常受游客歡迎。例如,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文創產品突破100款,“望志路106號”冰箱貼和U盤,北京魯迅博物館的“新青年”環保袋等文創產品供不應求。

如今,不少紅色景區也開始嘗試推出新線路、新玩法,不斷“圈粉”年輕群體。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參觀者只要開啟紀念館的官方App,就能跟隨紅軍小戰士“遵小義”,見證歷史進程中的各大重要事件,并與場景內的人物互動。

記者注意到,為了吸引年輕人,紅色旅游產品也越來越突出沉浸式體驗,營造現場感與穿越感。比如,上海、長沙、三亞等地的一些機構都在嘗試將紅色文化與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劇本殺”相結合,探索紅色文化體驗的新形式。

“拔草”之前必先被“種草”,當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引導式旅游消費時,不少OTA也成為紅色旅游產品的線上“種草機”。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說:“為了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我們在紅色旅游產品的線上營銷方面做了一些針對性的創新,與一些紅色目的地合作,以小程序為展示平臺,運用3D、AR及AI技術立體化、一站式展示目的地的紅色旅游資源,在線呈現紅色故事等。”

攜程則在“紅色旅游頻道”上線了目的地專題“紅旅文化館”。上線數月,瀏覽量破千萬,有效拉升了紅色旅游景區的打卡熱度。數據顯示,貴州館帶動遵義會議會址訪問量增長50%,江蘇館帶動雨花臺烈士陵園訪問量增長40%,延安館帶動寶塔山訪問量增長55%。

多舉措助力紅色旅游發展

面對日益高漲的紅色旅游消費熱情,業界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助推市場,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現在還有很多紅色旅游景區我們想去卻不能成行,主要是因為它們大多位于大山深處,我們想要抵達又苦于交通成本太高。”剛剛參加工作的小左有點遺憾地說。

有業者分析,如果OTA能推出“目的地+航空+鐵路”“目的地+航空+公路”的出行方案,將有助于解決部分紅色景區位于交通較為不便地區的現實問題。這類組合能夠降低出游成本,吸引對價格較為敏感的年輕游客群體,同時也能打通當地交通的毛細血管,帶動經濟發展。

為此,去哪兒今年上半年聯合中國國航、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20家航空公司,在北京、西安、廈門、太原等23個目的地機場,推出了“紅色旅游季”活動,活動中包括了百元機票秒殺、紅色航線優惠等項目。

“如果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做講解,很少有年輕人愿意聽下去。”當越來越多90后、00后走入紅色展館、紅色景區,不少紅色講解員也在思考,如何在講解中吸引更多年輕人?

“我們會對來館觀眾進行心理分析研究,了解他們出游參觀目的、興趣點,通過大數據分析后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個性,再結合不同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對于年輕群體,我們會增強互動性和趣味性。”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講解員周甜分享道。

在南湖風景名勝區講解員蔣昕瑩看來,因人施“講”十分重要。她會根據年輕人的興趣設計講解詞,聲情并茂地去講述一些與他們年齡相仿的革命先輩的故事,讓年輕人產生共鳴。

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講解員羅玉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個經驗,就是對于90后、00后,要七分講解三分問答,講解中穿插提問環節,講到他們感興趣的部分,先提問,然后再給出答案,增加他們的參與感。

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韓元軍認為,讓紅色旅游熱度延續下去需要不斷提升紅色旅游產品的吸引力。一是要做好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通過鄉村旅游景觀場景化營造,讓坐落于鄉村的紅色旅游產品、遺跡更加具有吸引力。二是要用科技、藝術、時尚等元素為紅色旅游產品賦能。沉浸式革命場館布置、紅色旅游的科技虛擬現實場景、紅色旅游實景演出都會形成號召力,延安的《延安保育院》、三亞的《紅色娘子軍》、韶山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實景演出就深受年輕人喜歡。三是要通過紅色旅游綜合體建設形成現代化的深度體驗景區集群。由萬達集團投資建設的大型紅色主題文化旅游項目延安紅街、方特旗下的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高科技主題公園東方欲曉等都是典型代表。

“在吸引年輕客群上,要注重體驗性產品的融入。”在韓元軍看來,產品設計要注重生活化表達和情感共鳴,注重紅色旅游紀念品的生活實用性和藝術性。在線路設置上要注重游客體驗,將觀光性產品與體驗性產品、紅色旅游產品與生態旅游產品融合設計,讓線路更具市場吸引力。

發現更多 體驗更多 ——上海“發現之旅”探索紅色資源沉浸式應用新場景

“發現更多 體驗更多”是多年來上海城市旅游推廣的一句瑯瑯上口的宣傳口號。如今,在上海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上海的“發現之旅”文旅體驗活動不僅積極發現和探索紅色資源沉浸式應用新場景,而且走出了申城深化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紅色旅游的新路徑。

寓教于樂的“發現之旅”講求團隊合作

歷博尋蹤 活化館藏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是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知名博物館。2018年3月,兩館在現址正式對外開放,品牌知名度與業界影響力日益增長。但如何進一步提升以及如何打破游客對其嚴肅高冷的固有印象,特別是如何拉近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是館方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一款叫好又叫座的“發現之旅·歷博尋蹤”文旅體驗活動應運而生,不僅活化了上海歷史博物館的藏品,還讓更多游客走進了博物館,來了一把沉浸式紅色旅游的互動體驗。

“歷博尋蹤”首發式當天,開展了一場城市深度游“發現之旅·歷博尋蹤”新品體驗活動,來自各行各業的15支青年團隊五六人一組,分別用自己的手機與陳列柜中的展品進行琢磨和比對,記錄下線索,然后分頭商量,集體破解其中的時空“密碼”。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裘爭平說,這次活動融入了城市行走產品,將博物館展品與參觀者的互動參與有機結合,方式新穎,有助于游客理解和記憶,是一款全新的文化旅游產品。

這款沉浸式互動游戲的開發單位——上海紅磚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劉暢尹介紹,“歷博尋蹤”作為第4個上海“發現之旅”產品,是在總結過去紅色之旅產品的成功經驗基礎上,將博物館作為文旅融合的載體,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實現線上線下緊密聯動。在充分調動年輕人主動探索積極性的基礎上,特別打造了“魔都時空研究所”游戲,每個體驗者都化身為“研究員”,在博物館尋找“時間膠囊”,最終完成攻克“城市失憶癥”的目標。

如今,與“發現之旅”進行項目合作的單位名單愈來愈長,除了知名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會址紀念館,龍華烈士陵園外,還有40多處紅色革命遺址和上海優秀歷史建筑、12個全國和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3個上海市歷史風貌保護區等。

紅色手游 播種理想

“‘發現之旅’互動游戲的客群平均年齡30歲,而‘發現之旅’紅色手游吸引的受眾則是平均年齡19歲的青少年,我們用年輕化語態講好上海故事,很受“00后”群體的歡迎。我們還針對少年兒童低齡市場開發和正在完善紅色藝術研學項目。”劉暢尹說。

不久前,一款“熱血日報”的辦報游戲讓一些青少年愛不釋手。游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時空穿越出版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的首份報紙《熱血日報》。玩家通過不斷的選擇來通關,最終順利出版這份報紙。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玩家甚至會不幸被反動派抓捕而犧牲。這時,游戲字幕就會彈出告訴參與者,當年某位英烈跟你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因而壯烈犧牲。這個“意外”結局,感動了青少年。

“發現之旅·風起四大”是一款被玩家催促更新的紅色手游,推出兩年來,吸引了超過5萬名平均年齡19歲的玩家體驗。這是一款以中共四大為背景,畫風精美、邏輯縝密的手游。記者下載了安卓版游戲后,也去體驗了一把。游線一開場是小洋房+水果攤的設定,似乎沒有那種緊張感。隨即見到一家古董店,不妨走進去瞅瞅。古董店內有兩件神秘物品待玩家探索。記者沒有多加考慮,就直接選擇了發黃的警告布(有血跡)。這時游戲出現字幕提示:“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耳畔爆裂,大腦因為尖銳的聲響疼痛不已,眼前的景象也開始扭曲。”于是玩家進入游戲的第一章,穿越到1925年。游戲畫面開始出現顧正紅率領工友罷工,記者也點了參與罷工反抗,看到顧正紅被紗廠日本老板槍擊倒在血泊中。然后,選擇一起護送醫院搶救,但已無力回天,顧正紅烈士的犧牲激起市民憤怒。游戲第二章是大游行遭到巡捕鎮壓,釀成五卅大慘案,參與者被抓進巡捕房,幸被地下黨營救出獄。然在回家途中,因為下雨選擇了一把雨傘,而沒有看見從窗臺推下來的花盆,被埋伏屋內的警探抓住而遇害。這時,游戲頁面提示,自己扮演的角色原來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趙世炎。

開發這款游戲的紅磚文化傳播公司創意總監林瑩斐介紹,游戲中玩家扮演的都是真實存在過的革命人物,希望通過第一人稱視角,讓玩家感受到顧正紅、趙世炎等共產主義者所經受過的革命考驗,從而學習和感悟中共黨史。

“開發紅色手游的難點是,既要忠實于歷史,又要有現代人需要的趣味和懸念,而且不能過度娛樂化,尤其不能戲說。”林瑩斐稱。據了解,紅磚文化傳播公司推出的這些紅色“發現之旅”,全部得到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的指導和幫助,也因此,讓青少年在玩游戲時不僅了解準確的黨史,而且受到了革命理想和信念的熏陶。

策劃主題 拓展市場

“發現之旅”不僅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講求沉浸式,而且在運營和實踐上也追求沉浸于市場,以利紅色資源應用與拓展項目可持續發展。

“我們從當初配合市有關部門做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海外推廣,到如今主要從事國內紅色文化資源的宣傳推廣與傳播,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始終要求我們整合資源、策劃主題、立足市場,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用市場化機制和定制化產品來滿足細分人群的需要。”劉暢尹說。

紅磚文化傳播公司追求的沉浸式游戲,不是換上服裝那么簡單,而是要讓玩家的大腦進入特定年代和環境,感受彼時彼刻秉持革命理想的艱辛和無悔選擇,讓參與者不僅在線下進行紅色人物的角色扮演,同時還得在手機上“解謎闖關”。

這種精心設計的嵌入式文化體驗和旅游式的通關活動,在實踐中備受用戶青睞。上汽集團黨務工作者邵志特表示,他們已經不止一次采購“發現之旅”不同產品了。在他眼中,“發現之旅”項目善于挖掘歷史細節、設計出沉浸式劇情,創意呈現上海紅色文化,引導受眾主動發現歷史,并且,手機端除了填空、選擇題,還設計了配對、排序、尋找不同等一系列小游戲環節,讓參與者覺得有趣。

目前,這個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沉浸式城市深度游產品“發現之旅”,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和孵化下,已被列為上海市委宣傳部“黨的誕生地”工程項目及上海紅色旅游重點打造的文旅精品,并入選2020“時尚100+”年度時尚新卡點。數據顯示,自2017年9月面市至今,“發現之旅”推出了“中共一大·回到1921”“中共四大·力量之源”“龍華精神·英雄之城”“歷博尋蹤”“發現1921時光之旅”五款產品,吸引了大量黨建、團建團隊和年輕人主動探索發掘上海文化和歷史,全市及長三角300多家企事業單位與政府機構報名參與,參與體驗者中,“80”“90”“00”后占比80%,平均年齡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