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智慧交通出海埃塞俄比亞

2022-01-04 15:00:00 來源:中國交通報

“近日,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信)和山東高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成功中標公共交通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這是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個智能交通集成項目,打造助力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新樣板。

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1個月,建成后將實現公交車行車計劃智能優化和車輛智慧調度,提高公交企業運營效率;同時,實現公交車實時監測、遠程控制及信息發布,提高企業設備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為當地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邁出從01關鍵一步

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交通擁堵是一大頑疾。乘坐公交車是當地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但每到高峰時段,公交車站人流如潮,等上半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公共交通亟需智能化升級。

得益于世界銀行的貸款支持,當地有了對公共交通系統智能化改造的機會。20213月,亞的斯亞貝巴交通局正式發出招標公告,吸引了中國多家企業關注,山東高速集團主動找到海信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該項目。

海信國際業務負責人王芳介紹,海信連續10年在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業績第一,常規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40%,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統占有率更是高達70%;海信的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應用于全國169個城市,曾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交通保障等國家級項目。

對于海信而言,2021年可謂是智能交通出海元年。2月,海信成立國際業務部;3月,海信和海信國際營銷公司成立聯合事業部,通過系統整合人員架構,加快“走出去”步伐。拿下亞的斯亞貝巴項目,海信智能交通出海邁出了從01的關鍵一步。

量身定制投標方案

為了符合國情特征和地域特征,投標需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公共交通現狀和業務需求。受困于疫情等原因,王芳和團隊無法去當地調研,無法了解當地公共交通系統的現狀,成為最大的“攔路虎”,也讓項目組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

項目組成員王永磊介紹,該項目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個智能公交系統項目,建設要求非常高。由于招標文件所用的設計方案是由印度公司設計,工程師們就從網站上看印度公交車的視頻,通過山東高速集團駐埃塞俄比亞的合作伙伴與客戶進行溝通,通過海信國際營銷公司印度分公司的同事拍攝印度公交車各個部位。“我們想盡各種辦法,了解當地現狀和技術要求,精準優化方案。”王永磊說。

在國內,公交車的一鍵報警按鈕一般用于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向后臺報警,而在亞的斯亞貝巴的項目設計方案里,公交車上設置了多個按鈕,這個設計讓王永磊和同事們很困惑。通過印度分公司同事拍回的照片,他們才明白這是“防騷擾”裝置,按下按鈕,系統將自動回傳前后10分鐘的圖像數據,方便取證。

就是這樣對著標書一點一點的摳指標、摳細節,項目組的工程師們硬是摸透了亞的斯亞貝巴的公交車、站點、場站和指揮中心后臺系統的狀況,并量身定制了投標方案。

“亞的斯亞貝巴的公交車雖然有車載視頻監控,但沒有聯網,遇到緊急情況公交指揮中心無法實時監管、遠程查看、及時處理,只有等事發之后到車上把硬盤取回來才能進行溯源,而且不能實時定位,發車調度全靠人工,市民更是無法了解車輛到站信息,出行很不方便。”項目組成員賈宇鵬說,而這恰恰是海信的長項,在國內,海信助力山東青島、湖南長沙、四川成都等多個城市打造了智能公交系統。

根據項目組的投標方案,可以實現公交車輛的實時監管調度,還能通過車載設備監測駕駛員的行為,如出現疲勞駕駛,車輛將自動實時報警。同時,市民通過手機、電子站牌可及時了解公交車輛到站信息。通過企業ERP管理系統,當地公交可以實現從經驗管理到信息化科學管理的轉變。針對亞的斯亞貝巴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信號不穩定的情況,海信的工程師們進行了GPS+SMSAGPS)網絡雙重定位技術的設計,解決信號丟失問題。

設備選型也費盡周折,整個項目涉及大大小小幾百種設備,都需要找廠家洽談比價。“每樣產品對應的廠家可能有10家,常常需要兩三輪的溝通。”王芳說,有些設備在國內其實已經很難匹配,例如站點的查詢機,國內目前已全部是觸摸屏式的,但標書要求是按鍵式的,海信花了大量時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設備選型,建立符合要求的供應鏈。最終,海信和山東高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

進入技術出海新階段

“中標亞的斯亞貝巴的公共交通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是中國的技術標準開始系統性走向海外市場的重要開端,對中國智能交通行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關積珍表示,中國企業能夠中標該項目,是產品、技術、項目管理等綜合實力的反映。

中國智能交通產業如何走出去,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與科技部駐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日本等13名科技參贊,曾專門就如何促進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國際合作工作開展等內容進行座談。此前,中國智能交通企業走出去經歷了產品外貿出海階段、依托國家項目系統集成“借船出海”階段,此次海信中標亞的斯亞貝巴項目,意味著中國智能交通產業出海進入輸出技術模式的階段。

“參與項目競標的都是中國企業,說明了中國智能交通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在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四海看來,中國交通狀況復雜,提升了國內企業在技術、產品、服務上的競爭力。此外,中國企業對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反應速度非常快,能夠迅速以數據驅動去發現交通問題、以AI驅動去解決交通問題。

此前,海信主要是和央企合作“搭車出海”,無法以自己的技術打動客戶,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在海外的營銷能力。現在,海信已站在全球化拓展的新起點。“如果要做大智能交通產業,出海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張四海說。

責編:石蕾 實習生李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