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蘭溪市不少市民都接到了來自蘭溪交警的違法告知電話,不禁好奇自己究竟是怎么被查到的。“我心里想著在路上沒看見交警不戴頭盔肯定沒事兒,沒想到最后還是被拍到罰款了。”在交警大隊交通違法處理窗口接受民警處罰和教育后的電瓶車駕駛員趙女士說,“下次再也不敢有僥幸心理了,你們也是為了我們老百姓的安全著想,我以后騎車一定戴好頭盔。”
紅綠燈路口經常能見到不少非機動車存在停車越線、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自2021年8月以來,蘭溪市城區11個主要路口非機動車道的25個遮陽棚已被改造為“智慧遮陽棚”,棚內的立柱上多了塊數字屏,實時展示路口非機動車通行情況,而且在紅燈時還會有智能語音提醒。“現在是紅燈,請遵守交通規則,退回到安全白線內……”耳邊響起了提醒聲,一位阿姨后退幾步默默回到了線內,可一位大伯還是不顧提醒直接駛出白線沖向路口。
為進一步強化電動自行車道路秩序管理,有效消除駕駛員的違法僥幸心理,今年1月初,蘭溪市交警大隊對現有的“智慧遮陽棚”進行了優化再升級,將整個系統連接至非機動車智慧管控平臺。當非機動車有闖紅燈、逆向行駛、不戴安全頭盔、停車越線、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時,遮陽棚的智能分析儀會抓拍一張違法圖片,并實時傳遞到系統后臺。民警在后臺進行大數據分析比對,經準確審核后,再電話通知違法非機動車的駕駛員盡快前往交警部門處理。
“以前要靠民警在現場執法勸說,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智慧遮陽棚’非現場執法進行追處,節省了大量警力。”蘭溪市交警大隊城區中隊中隊長郎任遠說,“近半個月以來闖紅燈、逆行的市民明顯減少了,整個交通秩序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路口守法率也不斷提高。”
以數字科技“賦能”路面違法整治行動,智慧執法的實現有效提升市區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推進全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筑牢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防線。同時更進一步增強市民的交通安全文明意識,營造更加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增添城市文明底色。
據統計,自1月1日以來,依托“智慧遮陽棚”的這項新功能,蘭溪市交警大隊城區中隊累計查獲各類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共340起。(記者 傅瀟瀟 蔣定國 通訊員 董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