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互高速公路。資料照片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公路總里程達8.62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4101公里;首個“零碳產業園”綠電工程開工建設,5G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新型城鎮化、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建設有序推進……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青海省上下積極圍繞“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鐵路、公路、民航等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重大工程,推進新型城鎮化、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建設,為全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
交通基礎建設,為高質量發展當好“先行官”
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更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和引領。
去年,青海省交通運輸系統通過著力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順利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全力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落實“一優兩高”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
2021年6月30日,G310線尖扎至共和公路馬克唐鎮至康楊支線全面建成通車。作為一條貫穿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沿馬克唐、康楊、坎布拉三鎮的經濟主動脈,這條路同時也是黃南州北部的重要交通干線。
“以前走的話大概需要40分鐘,現在從康楊鎮到尖扎縣十幾分鐘就到了?!痹谕ㄜ嚞F場,尖扎縣康楊鎮沙力木村黨支部書記馬二布都十分高興。因為這條路的建成通車,不僅讓沿線的解放村、古日羊瑪村等6個村子的群眾出行更加方便,也成了一條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地區特色旅游經濟發展的開放之路、致富之路、民生之路。
新建成通車尖扎至共和馬康支線、西互公路塘川至威遠段、南繞城東延段等公路項目,開工建設小峽口王家莊至昆侖路改建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1727公里,新增8個鄉鎮通三級公路和15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同時,成功申報3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交通強國青海篇章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可以說,過去一年里青海省交通運輸重點項目遍地開花,碩果累累,既打通了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又暢通了助力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交通微循環,重點交通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全力推進西寧機場三期建設和玉樹機場改擴建工程,共和機場取得可研批復,新建黃南機場、果洛機場改擴建兩個項目前期穩步推進,開工建設西寧至青海湖至茶卡鐵路先期工程,有序推進西成鐵路項目……
經濟要發展,交通必先行。隨著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鐵路干線、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相繼建成,一個個有助于完善地區交通網絡、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牽引作用的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交通運輸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先行作用越來越明顯。
新能源新基建,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行走于青海大地,你會看到在廣袤的戈壁灘上,一個個“大風車”般的風能發電機組隨風轉動,晝夜不息;你會看到在遼闊的塔拉灘上,無數塊整齊排列的光伏板熠熠閃光,匯成一片藍色的海洋……眼之所見,目之所及,這都是青海省清潔能源發展的生動實踐。
“青海省太陽能和水能資源豐富,風能品質較好,同時具備大面積戈壁荒灘,具備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優越條件。”在2021“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上,有專家對青海清潔能源發展做出了如此評價。
“風生水起”“風光無限”。2021年,拉西瓦水電站擴機建成并試運行,李家峽水電站擴容有序推進,儲能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獲批,黃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瑪爾擋水電站全面開復工,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人工短路擾動試驗順利完成……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提升,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全國領先,“綠電7月在青海”繼續保持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
一幕幕火熱場景展現奮進活力,一個個具有青海特色、引領發展的重大成果,為助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果說新能源開發利用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的話,那么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數字支撐”。
從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到步行街,到商場商鋪,再到熱點旅游景區,2021年青海省不僅實現了西寧、海東重點區域5G網絡全面覆蓋。而且在全省9個地市主城區及45個縣城主城區均實現5G網絡室外及淺層室內連續覆蓋,青海省45個縣城、37%的鄉鎮實現5G網絡覆蓋(點亮式)。
據統計,通過加快建設拓展網絡規模,2021年全省5G基站達到6159個,比上年凈增2914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237.96萬戶,比上年末凈增140.53萬戶。
公伯峽水電站“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和錫鐵山“5G+智慧礦山”應用項目實施,推動5G在礦山、交通、醫療、教育、文化、農牧業等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不僅暢通了青海溝通外界的“信息高速”,而且有力支撐了服務青海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新型城鎮化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引領
藍天白云下,麥浪翻滾的一塊塊梯田沿著山勢鋪排而下;村里硬化的3000平方米綜合文化廣場打掃得干干凈凈,四周的太陽能路燈桿高高矗立,孩子們在健身器材上開心地玩耍,樹蔭下、休閑椅上的老人悠閑自在地聊天……這是記者在湟源縣大華鎮高原美麗鄉村——塔灣村看到的情景。這只是青海省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去年,青海省穩步推動300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加快補齊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品質不斷提升。同時,加快10個美麗城鎮建設,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可以看到,高原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建設,在逐步補齊和完善農村和城鎮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的同時,進一步確保了人民群眾喝上干凈水、用上安全電、走上平坦路,穩步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高原美麗城鎮“5+1試點”有序推進,5.15萬套城鎮老舊小區和2649套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300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結出碩果……以部省共建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為契機,以人民為中心、以美麗為魂脈、以城鎮為載體、以示范為機遇,統籌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謀劃城鎮高質量發展,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建設如火如荼。
“同仁市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部省共建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的試點之一,今后我們要在城市更新、城市建設中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力爭把同仁市打造得更加美麗?!?021年10月15日,在新時代高原美麗城鎮建設省部論壇上,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旭齡充滿激情地介紹著。
頒布實施《青海省高原美麗城鎮建設促進條例》、編制《青海省高原美麗城鎮建設標準》等8項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技術、管理和工作標準,分區分級的高原美麗城鎮、鄉村建設標準體系基本建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充滿希望。全省上下正在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昂揚姿態,把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原標題:《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支撐》
責編:石蕾 實習生倪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