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報道 日前,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混行試點首發活動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同時頒發了南沙區首批“示范運營車輛標志牌”。
著眼于《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產業集群”新要求,6月28日,《廣州市南沙區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及特殊運營場景混行試點總體方案》正式通過,南沙區成為廣州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這標志著符合南沙區相關資質要求并取得《示范運營資格通知書》的自動駕駛企業以及取得“示范運營車輛標志牌”的自動駕駛車輛,可在規定區域范圍內開展示范運營。這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成果的商業化落地,促進相關企業實現經營收入和技術進步的正向良性循環。
近年來,南沙區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斷探索,在探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商用進程方面先行先試,取得多個“第一”。
2018年4月,南沙區在廣東省率先發布《關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并陸續出臺相關扶持辦法,支持企業開展多種技術路線的自動駕駛遠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試點。2021年4月,南沙區發布智能網聯道路測試先行試點區建設工作方案,率先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了全天候、多種復雜路況的綜合測試場景。今年4月,小馬智行中標南沙區2022年出租車運力指標,獲準在南沙區投入100輛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出租車服務,這也是國內首個頒發給自動駕駛企業的出租車經營許可。
在推動自動駕駛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南沙區也一馬當先。南沙區交通綜合指揮應用平臺(交通大腦)通過構建全新的交通系統模型,精準掌握路網交通承載力、出行需求與交通運行狀態等,提高南沙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在南沙區靈山島尖和蕉門站至橫瀝站之間的路段,已建成近10公里以智慧燈桿為載體的車路協同“智慧道路”,可為自動駕駛公交車、環衛車等創新應用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信息保障。此外,南沙區在慶盛區塊規劃412畝土地,用于建設國家級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基地,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正在完善實施方案。
根據《廣州市南沙區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及特殊運營場景混行試點總體方案》,到2025年,南沙區將分四個階段投放總計不超過2000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開展不同混行比例、車路協同不同參與度以及多種新型出行服務的大規模城市交通試驗。
編輯:張昊 霍金玉